我細兒,有用!曉得幫忙。”
如果說爸爸媽媽兩個人,童薇薇最愛哪一個的話,這個家她們付出是最多的。她知道為了養三個孩子,爸爸媽媽各有各的優勢,缺一不可。
她早就知道這個道理。如果回答最愛媽媽就會傷了爸爸的心。
就算自己喜歡圍著媽媽打轉,解答了小孩子內心的十萬個為什麼。
偏愛兩個人其中一個這種做法也不對呀!
沒有爸爸在後面為這個家默默付出,媽媽在家也做不到如此用心的一日三餐。
說最愛爸爸吧,爸爸從來不打人,但是沒有媽媽的管教,孩子們也不知道自己的錯在哪裡,在外也會被人嘲笑沒有教養。
看了看神秘笑著,等待她回答的兩個人,馬上對著他們回答道:“都愛!”
“家裡你們兩個缺一不可,一個在外能做重點事,一個在家還要細心收拾。男女分工不同,相互互補。如果一個人養三個你說麼養?”童薇薇補充並耐心解答了一下。
爸爸媽媽肯定覺得童薇薇說的好!有他們在家裡好有存在感,也說的很有道理,都開心的笑了!
有道理,那是必須滴呀!
什麼叫家,有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回家後能卸下所有防備,愉快相處一起同甘共苦,更能夠歡笑一堂,這樣一個溫馨的家才叫家。
相反,不能做到一起同心協力的家人,只會支離破碎,這個家它沒有家的樣子形同虛設。這樣不和諧的家裡任誰也沒有想回家的感覺,這隻能是沒地方去而進來睡覺的窩而不是家。
童薇薇看著爸爸媽媽這對靈魂默契度這麼高的伴侶,這麼和諧相處的,把這個家一起打理的緊緊有條,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吧!
童薇薇羨慕的想著:希望自己以後也能遇到一個這麼聊到來,有事一起商量,真心相待懂自己的好伴侶!像別人結婚的祝福語一樣~白頭偕老!
童薇薇不知道的是,自從那天以後家裡再也沒有看到貓了。
聽她爸媽說,大貓經常不回家,小貓也搞得家裡太髒了,長差不多大貓自己知道吃了,就送出去了。
誰能想到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待久了,自己都這麼大了,大人還問孩子愛爸爸還是愛媽媽。
這對父母用心良苦,知道童薇薇失去最愛的貓肯定會哭。
不如讓她知道是貓自己不回家的,這樣不至於讓她太過傷心和難過。
果然事出反常必有妖!
也許針對父母善意的謊言,在換位思考的情況下,應該得到原諒。
父母肯定是愛自己孩子的。
因為貓沒了,孩子還在成長,孩子人生還在繼續。
孩子幼小的心靈需要慢慢成長,只有變強大了才能勇敢向前。
柴米油鹽醬醋茶,喜怒哀樂,聚散離合本就是人生常態。
父母是想:貓老了身體營養跟不上,小貓又太小了。
如果大貓病死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按童薇薇性子肯定要追問貓的下落。
有時覺得挺殘忍的,就跟每次殺雞一樣。所以乾脆說謊貓自己不回來了。
等童薇薇經歷多了,時間長了就自然而然就懂了。
果然可憐天下父母心!
由於家裡沒錢交學費了,就算童薇薇到六年級時,那年國家就提倡九年義務教育。
可書本費依然交不起了。
為此童薇薇還聽媽媽說,還欠著夏老師書本給的錢沒給呢。
為培養小哥上一中和上大學,童薇薇後來沒讀書了。
她在家玩,玩到聽說把實際年齡改大就可以提前辦身份證的年紀,那一年才十幾歲?
後來她跟著學徒做服裝流水線,半年的時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