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點點頭擺擺手,九人就恭敬地讓了路,我們四人從他們身邊穿過,那九人小隊就按照剛才的隊形繼續向山下巡視。

我問高瞻:“那幾人就是歸宗的弟子嗎?”

高瞻邊走邊答:“那是戒律堂的巡查小隊,負責殷墟的日常警戒。那座山叫聯峰山,就是戒律堂的所在地。戒律堂掌門人是俞師叔,他天生喜靜,賞罰分明,上山後你們要遵守規矩,別犯到他手上。”

我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座蒼松翠柏覆蓋著的山峰,石板路被砌得方正規矩,山路兩邊的大樹也排列的整整齊齊,山路向上蔓延,一直隱藏到幽暗的樹蔭裡,整體給人的感覺是肅穆與安靜,看樣子很符合戒律堂的氣場與宗旨。

當我們快到達山頂時,就被一陣渾厚的鐘聲驚住,鐘聲上下回蕩,林中驚起大片飛鳥,似乎整座山峰都被動搖了。

高瞻道:“我們到的很是時候,現在早課要開始了。”

高瞻臉上不自覺斂了笑意,露出一派莊重表情。

我和小千、那伽羅對視一眼,默默地收拾好表情,不敢隨便造次。

到達山頂後一座高聳氣派的門樓盡入眼前。

門樓為漢白玉雕刻而成,門樓正中的牌匾上刻有“殷墟歸宗”四個大字,字跡剛勁有力,勢如游龍,瀟灑飄逸。

通天峰峰頂上方懸浮著三座小型島嶼,其中一座島上流水傾瀉而下,瀑布恰巧落在通天峰,然後在山頂彙集後,一路奔洩注入下面的一個大池子裡。

門樓兩側站立著兩排手持寶劍的弟子,同樣身穿白色程子衣,表情肅穆凝重,每十步一對分列兩側,一直沿著漢白玉石階到達山路盡頭。

高瞻緩步慢行,我們三個也跟在後面規規矩矩的。

走了幾百步,石板路終於到了盡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型廣場,約可容納上千人,廣場中央有一個演武臺,此時上面列隊站了上百人,都是一些年輕弟子,正在師父教導下行練劍術,動作整齊劃一,人雖多卻不聞一點聲音,真真是訓練有素,規矩森嚴。

高瞻引我們從演武臺下走過,他衝臺上正教導弟子的一位年約三十的男子點點頭,那男子也微微點頭,然後繼續親身示範招式。

我們四人穿過廣場到達一座大殿前,殿門高近一丈,門上雕刻著古樸簡約的圖紋,牌匾上書“永珍歸宗”,落款是一眉。

我猜想這一眉應是歸宗某位有名望的前輩了。

殿門洞開,我們剛步入臺階,就從裡面走出一位身穿淡藍色程子衣的年輕弟子,這男子一襲輕紗藍衣淡雅出塵,頭上用同色玉簪束髮,他腰間掛著一塊玉牌,樣式卻不同於戒律堂弟子的方塊狀,而是一枚橢圓形的淡藍色玉佩,我定睛一看,發現上面刻有“離鑫”二字。

那藍衣男子彎腰向高瞻行禮,恭敬地道:“離鑫拜見師叔,太師父請您帶三位直接去白虎堂。”

高瞻點點頭,離鑫便頭前帶路。

穿過高大石柱支撐的側廳,正中一扇門就是白虎堂了。

離鑫緊走幾步進去通報。

高瞻帶領我們三人進入白虎堂時,離鑫已經站在大堂一個座位後面了。

白虎堂面積約為一百平米,大堂兩側放置著六把椅子,現在場中已經坐滿了人。

正中央寬大的漢白玉座椅上端坐著一位年約七十,滿頭白髮但氣色紅潤的老人,老人家穿著寬大的純白色衣袍,袍子上繡著大氣古樸的咒文,精神矍鑠,目光有神。他面色和藹的看著我們幾人進門,臉上帶著微笑。

高瞻當即跪下,恭敬地行禮,道:“明瞻拜見師父,拜見各位師叔!”

正座上的原來就是高瞻的師父,即殷墟歸宗現任宗主--玄隱真人。

我和小千、那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