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吳與民又特意問了蘇雲在大學入黨的經過。差不多是時候了,吳與民喝高了,當著在座的大著舌頭說,“蘇貴老弟呀,我對侄女特別滿意,不錯,可以,我在這裡表態呀,歡迎侄女轉回我們禾木村黨支部!”蘇貴聽了,連連表達感謝,又勸酒勸飯,大家都酒足飯飽之後,便一個個辭過回去了。蘇貴云云相送了吳與民幾十米遠才回屋。
碼頭拜過,按套路,蘇雲入黨的事就不在話下了,之後吳與民簽字蓋章,交待蘇雲拿檔案到鎮政府找到組織部完結了此事。從此,禾木村黨支部便多了一個遷回家來的大學生黨員。蘇雲便身不由己的入了禾木村的政治局了。蘇貴想著,日後打牌,遇到別人聊起他們的那些事,可不能插話下評了,好歹算是個黨員家屬,得顧一下對云云的影響。
年假還剩幾天,蘇雲無事一身輕,便在家好好的陪窈窈,母女兩親親呢呢的好不開懷!窈窈年幼,正是童聲童氣口齒不清的時候,見她雀躍的給自己唱了首《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時,“快樂父子倆”唱成“快樂父只倆”,特可樂,便作了一首:
《幼女獻歌》
黃髮始妝深,乳牙才蹦滿;
兒黏膝倚懷,母勉鸝歌放;
毋校唱中詞,展顏欣予獎;
小犢舌且直,“只倆”更“子倆”。
有時候見她調皮搗蛋,喊不住的時候,也惱火得很。
《家有小怪物》
何時家住無憂客,一日三生平地波;波起惱得牙癢癢,波平兀自笑呵呵。
窈窈小小年紀卻很愛泡腳,晚上,蘇雲給窈窈洗腳,看著那泡得紅紅的小腳,想起了駱賓王幼時作的那首《詠鵝》,便教給了窈窈。
《與小女泡腳教<詠鵝>》
小小粗粗劃淺波,溫紅慢詠解天歌;笑兒逗溢盆中水,教後沉羞自比鵝。
窈窈不知是不是因爸爸媽媽長久沒在身邊,特別喜歡人氣旺的氛圍。家裡來人了,是歡喜的,但是不準走,一走,她就哭,就擰巴,雖然不死拖硬拽的鬧,但那股潑辣不準走的氣勢害得人都不好意思立馬走,都得哄她一番,撫就一番!於是大家知道鄭榮這外孫女的這個脾氣,回的時候都變著法的想計才能走脫。
《小女一首》
人來催喊惱相催,歸去無端非許歸;知此來人不話別,為憐雙淚計脫回。
窈窈小小年紀留心著呢。有次見別的小孩賴地上摩擦,他爺爺就給他買了玩具。她以為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往地上摩擦摩擦,於是她也這麼學著來對付鄭榮。
《小女二首》
總似急猴故故跌,偷學撒賴耍潑邪;作球空中捉拋轉,大笑泠泠不肯歇。
你別看,陪個這麼小的孩子可是個精力活,沒有精力你就算看著她天真好玩想帶一下都會打退堂鼓的,蘇貴就不行,有時候實在禁不住窈窈的可愛樣,陪她玩了會兒,待窈窈興致剛開始,還沒夠要纏著他再來再來的時候,蘇貴就已經精疲力盡要走為上策了。蘇雲平時宅家甚少出門的人,膚白如雪的,帶窈窈在屋外才玩了一天的兒童車,曬得黑黢黑黢,可明顯了。
《小女三首》
愛車小女鬧遊馳,過午串村近路失;兒本出玩常日曬,吾膚一日變黑瓷。
還有窈窈其它的稚齡天真有趣事兒,在蘇雲心中如同蜜罐一樣,時而想起來,或對趙千石聊起來都特別甜絲絲的。想來,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對於孩子的幼時玩童無忌天真事,像抹不去的老電影,偶爾想起來沁潤自己。蘇貴鄭榮也是記得云云飛飛兩姊妹的小時候模樣,若聊到了,便如數家珍般的掛著開懷的笑。
《唐多令·小女》
掀草覓青蛙,揀殼鏟細沙。頂柚皮,觀蟻搬家。落雨成溝溜踏水,囫圇嗓,唱黃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