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湘楚之地最普通的小村子裡有什麼好玩的,有趣的,那也許廣場舞能排前三名。十年前別說跳廣場舞了,連手機都不曾這麼發達,這麼普遍。蘇雲記得剛畢業後的兩年,第一份工作做的膩了,就辭職了,在家待了兩個月。沒想到,一到晚上,鄭榮晚飯後就到超市門口的小廣場上跳舞去了。不只這禾木街上的中年婦女們,就連經常來趕墟的周圍幾個村的婦女們都騎摩托車來這兒跳舞。老的小的把個小廣場擠得滿滿當當的,餘白虎那個興奮勁呀,看完這個,逗那個,轉眼又見個新來的,嘴上的煙從來沒有熄過。時而說這個屁股扭得好,時而說那個裙子穿得漂亮,時而說這個怎麼好久沒來跳了,在幹嘛呢?時而說那個老公小氣看得緊老跟來。簡直比皇宮選妃嬪還熱鬧!那婦女們有些跳得好的也是想得欣賞得讚美的,有些沒跳好的也圖個跟上群體跟上時代別落伍,有些就想解解悶,活動一下腿腳。跳舞的音樂基本都是很帶勁,特噪辣的歌,每晚咚咚咚的,到九點怕影響別人睡覺才散。蘇雲有時候見老太太們一本正經卻又跳得抓七扒撒的,挺滑稽可笑的!

《清平樂·廣場舞》

留星趁月,凌步合歌闋。看鬢秋迴風舞雪。時笑參差又略。

一搖一扭生情,一迎一轉嬌凝。欲後還前反覆,左急右婉忽停。

後來,便有專業的師傅過來,叫街上跳舞的婦女們組個舞隊。要組舞隊,那便得選個跳得好的,眾人服管,沒太多壞毛病的隊長出來。這禾木街上有兩個婦女跳得好又有心有能力當隊長,一個是外村在街上買地,是超市餘白虎南邊的鄰居叫張秋露。一個是二婚嫁到本村八組的陳朝霞。兩個人都跳得好,個子比別人高點,互相是不可能做對方的隊員的。因而兩個人都各自組了隊當隊長。而鄭榮則被陳朝霞先一步拉進了她隊伍裡。農村裡,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舞隊之間,你不服我,我不理你;而本隊之間,你說我哪沒跳好,我看你煩不想理你,每日裡勾心鬥角的生了多少摩擦矛盾糾葛。加上婦女們愛嘮叨八卦說是非,簡直就是一鍋時時沸騰不見消停的粥一樣。那時,蘇雲見她們在超市跳完一支舞,歇兩分鐘說笑一頓;跳完一場舞,來自家坐、喝點水緩緩,又得碎嘴嘮叨個把小時,最後腿累了,嗓子也累了才散。

於是才短短几年,跳舞的風氣漸漸地從城市包圍農村,以至於普及到全國。這金家鎮裡,每到晚上,哪條街沒咚咚咚的響?哪個院沒蹦蹦蹦的跳?甚至那跟舞隊鬧不和睦又有條件的人家,買個音響往自己家臺階上一放,就能跳。於是光金家鎮裡,舞隊便如雨後春筍一樣多如牛毛!因而鎮宣傳部,香香舞隊總部每年可沒少搞文化活動,邀各舞隊同臺競演。

《如夢令·記母親廣場舞隊金家鎮競演》

誰謂風流偏少,孫女旁學摹俏。看碧上高臺,藍袖白綢婷嫋。婉妙!婉妙!盡被中年傾倒!

漸漸的,老百姓若有紅白喜事,那講排面的就請腰鼓隊來助個興。腰鼓隊,就是原本跳廣場舞的大媽們,置辦點服裝,買些個道具,編排些舞蹈,形成了個有組織有演出盈利能力的特色舞隊。自從陳朝霞要把舞隊轉型成腰鼓隊後,每晚飯後都喊隊員們在超市門口排練,跟專業的師傅學軍鼓,走位穿花,密密集集認認真真學了一個月。鄭榮跳舞有天賦,跳得出舞蹈的韻味,又肯吃虧讓人的,因而隊裡喜歡讓她站前面,後面的人只要看她就不會錯。後來鄭榮她們第一次出場,勁頭足,剛開始人還說她們年紀大,沒想到一場演出下來,說跳得好花樣搞得好的人很多,也算一炮而紅,大家都覺得對得起自己辛苦認真的排練。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農村的婦女們也漸漸的會用手機網上購物了。於是小小的禾木街上,開了四個快遞點。幾年前,禾木街上有個“農村小寶”的快遞點,可沒開幾天就關了,不得不去鎮裡拿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