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連務會
參加人員:
連長楚雄、指導員楊威、一排長李青,三排長林曉峰以及活著的8名班長;
三班長、八班長犧牲。
七連原來有9個戰鬥班和1個炊事班,當然炊事員也是戰鬥員,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10個戰鬥班。
在四方面軍的軍史上,出過一個最牛的炊事班:
班長做到了中將,兩個背鍋的炊事員成了上將。
所以不要小看華夏的炊事班!
首先發言的是楚雄,連務會自然是連長組織。
“同志們,今天連務會的議程有三項:
第一項,推選新的二排長、三班長、八班長;
第二項,由我宣讀七連整編方案;
第三項,總結小王莊戰鬥經驗教訓,商量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我們現在與團部暫時失去了聯絡,也不能一直等著,我們得有自己的思路。”
楚雄說完看了一下指導員以及眾人
楊威點頭表示同意
其他班、排長也表示沒有意見。
第一項議題很好解決,大家都知根知底,最後一致認同由一班長張宇接替二排長。
新的一班長由周青擔任;
三班長和八班長也分別推舉了新的人選接任。
第二項議題由楚雄宣佈整編方案:
七連現有人員102人,其中35人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6人是重傷員,一兩個月都很難恢復戰鬥力。
所以新的方案就按照96人來整編,傷員全部集中在三排,暫時不擔任戰鬥任務。
一排、二排,每個排3個班,每個班10人,加上排長總共31人。
繳獲的4挺歪把子機槍,每個排2挺;
3具擲彈筒一排2具,二排1具。
一排、二排全部換裝成日械,這樣彈藥可以得到保證。
三排輕傷員負責三排平時的護衛工作;
二排抽出一個班行軍的時候負責抬重傷員。
炊事班壓縮到3人,一個班長,兩個背鍋的!
(畫外:楚雄這是想複製最牛炊事班?)
楚雄宣佈完整編方案後,接著就是集體表決,最後全票透過。
接著進入第三項議題,也是最重要的議題——
戰後總結以及討論今後的發展方向。
戰後總結無論是在紅軍時期還是改編成八路軍時期,都是我軍的一項優良傳統。
是在戰鬥中學習戰鬥,提高自己,戰勝敵人的一大法寶!
首先發言的是一排長李青:
“鬼子要比我們之前遇到的所有敵人都要強,完全是兩個時代的軍隊!
他們的戰鬥意志和戰鬥素養並不弱於我們,槍法非常的準!
只要我們一抬頭就大機率會被對方擊中,他們的班組配合非常的嫻熟,戰場紀律非常的嚴明,不要指望能俘虜對方……”
“我贊同李青同志的發言,在戰鬥中我發現鬼子的小炮打的非常的準,我們很多的傷亡都來自於對方的小炮!
我建議以後我們可以挑選一些神槍手,專門打他們的擲彈兵!”
五班長嚴浩宇的發言讓楚雄眼前一亮,不愧是老兵,這麼快就想到了對付鬼子擲彈兵的辦法。
這說明七連的骨幹都是在認真思考與鬼子的戰鬥,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七班長也接過了話題:
“鬼子進攻時的散兵線很有章法,不像華夏軍的一窩蜂,他們班組之間是有嚴密的配合的,武器配置也很有互補性。”
……
總結會的成果非常明顯,幾乎將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