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幾支衝鋒槍楚雄不打算分下去,他留著有大用。

彈藥還算充足,日械每人平均有60多發,國械每人30多發,機槍每挺150發;

另外手榴彈或手雷每人平均不到3顆,勉強夠打一次小規模的戰鬥。

部隊編組完成後,楚雄並沒有急著去找鬼子的麻煩,只是派出去一個班偵察鬼子的動靜。

他打算找機會搞一下鬼子的運輸隊,弄一些彈藥。

楚雄打算引進一種菱形戰術,是倒三角戰術的一種升級版。

學過數學的都知道,一個菱形對角線切開就是兩個三角形。

菱形是最具變化的形狀,又是最穩定的形狀,轉化成步兵班組戰術,讓班組戰術更具有變化性。

每個班13人,一個小組突前,左右各一個小組,另一個小組託後,班長居於中間指揮。

如果前面三個小組有人員傷亡,託後的小組成員可以作為替補補上去,最後演變成三角戰術。

組和組之間相隔10到15米,人和人之間相隔5到7米,進攻中一個班可以拉開80到150米的正面;

這樣的進攻隊形,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敵人火炮和機槍火力的殺傷。

楚雄將這套戰術作為七連進攻戰術中的首選,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嚴格訓練,熟練掌握。

光這一套戰術,七連在馬家村就訓練了一個星期。

這一個星期,七連跟馬家村的老鄉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部分的老鄉都把八路軍當成了自己的隊伍。

村裡的後生仔就有十幾人參加了八路,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還是十分淳樸的,投之以桃,絕對會報之以李。

派出去偵查的那個班傳回了好訊息,他們發現了鬼子的一條後勤運輸線。

“馬村長,我們有任務要離開馬家村了,你們一定要記得對誰都不要說我們來過這裡;

鬼子睚眥必報,知道了會找馬家村報復的。”

七連離開的時候,楚雄再三交代馬村長,鬼子的尿性他太瞭解了。

當七連離開的時候,馬家村的鄉親們將自己平時捨不得起的大棗、雞蛋、窩窩頭、貼餅子使勁地往戰士們的懷裡塞,攔都攔不住。

一向內心強大的楚雄也忍不住流下了幾滴熱淚,兵民才是勝利之本!

軍民魚水情,這份感情來之不易,七連一定要用生命去守護。

“同志們,我們先收下老鄉的深情厚誼,以後我們多打鬼子回報老鄉!”

楚雄接過一個帶著餘溫的貼餅子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懷裡,這個貼餅子他要拿無數鬼子的腦袋來換!

“同志們,打鬼子去!”

……

七連離開馬家村後,晝伏夜出,在第二天凌晨前終於趕到了鬼子的補給線附近。

“連長,我們觀察過了,這條公路上每隔一天都會有一隊運送補給的車隊經過,押運的兵力不會超過一個小隊……”

當連主力到達後,擔負偵查任務的五班長嚴浩宇向楚雄報告了偵查到的敵情。

“浩宇,根據你這段時間的實地偵查,你認為哪個地方最適合打鬼子的伏擊?”

“劉家窪!”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

楚雄決定帶上幾個排長去實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