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陽:“當然研究啊,還寫呢。”

劉謙:“噢,您還會寫?”

馮德陽:“當然了,今兒中午結婚有感而發,寫了那麼一闕詞。”

劉謙:“這詞兒用的倒是準確,您寫的什麼呀?”

馮德陽:“日月穿梭催人老,忍又忍,饒又饒,忍字頭上一把刀;當了王八也得忍,睜一眼,閉一眼,假裝瞧不著。”

劉謙:“什麼亂七八糟的。就您寫的這個呀……”

馮德陽:“瞧見了嗎?”

劉謙:“沒有。”

馮德陽:“假裝瞧不著。”

劉謙:“誰呀?沒有您這樣的啊!”

馮德陽:“我這個詩詞歌賦都是活學活用。”

劉謙:“擱我身上了是嗎?”

馮德陽:“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古典名著,這都得研究啊。”

劉謙:“嗯。”

馮德陽數著手指:“咱們有一二三,四大名著。”

劉謙:“現數是嗎?”

馮德陽:“說對了嗎?”

劉謙:“對了對了,別含糊啊,以後就這麼說去。”

馮德陽:“別逗我啊?真對了?”

劉謙:“沒逗您,真對了。”

馮德陽:“四大名著,有《紅樓夢》、《西遊記》”

劉謙:“對。”

馮德陽:“還有《哈利波特》、《馮德陽相聲選》。”

劉謙:“不不不,沒有沒有。”

馮德陽:“尤其後邊這個。”

劉謙:“沒有啊,這麼說露怯了。”

馮德陽:“不對嗎?”

劉謙:“不對。人家是三國、水滸、西遊、紅樓。”

馮德陽:“你這是後改的。”

劉謙:“沒有,一直都是這四大。”

馮德陽:“這四大名著,打小上學都得學這個。”

劉謙:“對了。”

馮德陽:“這裡頭可有值得研究的。就比如這三國。”

劉謙:“嗯。”

馮德陽:“日、韓、歐美,三個國家。”

劉謙:“您這看的是三國嗎?”

馮德陽:“又錯了?”

劉謙:“人家是魏蜀吳三國。”

馮德陽:“噢,記混了,魏蜀吳,古時候。”

劉謙:“對了,那是段動盪的歷史。”

馮德陽:“這動盪用的好,那會兒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啊!”

劉謙:“老打仗。”

馮德陽:“咱們戲曲裡頭就有很多故事取自三國。”

劉謙:“噢,您給說說。”

馮德陽:“有一齣戲叫《借東風》說的就是諸葛亮巧借東風,火燒戰船。”

劉謙:“這是名戲啊!”

馮德陽:“有一位大師唱這唱的最好。”

劉謙:“這位叫?”

馮德陽:“馬連良夢露。”

劉謙:“沒有沒有,嘿!這什麼呀?”

馮德陽:“那是一絕呀!”

劉謙:“什麼馬連良夢露,那是馬連良。”

馮德陽:“沒錯啊,借東風嘛,風一吹裙子飄起來了。”

邊說,還用手捂著下面。

劉謙:“別按了!馬連良裙子飄起來誰看啊!”

馮德陽:“說的不對嗎?”

劉謙:“不對,您說的那是瑪麗蓮夢露。”

馮德陽:“新改的?”

劉謙:“沒改,人家就叫馬連良。”

馮德陽:“噢,我說呢這演諸葛亮的還是個外國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