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嶽也終於確定了自己的風格。

但距離他上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的努力大家雖然都看在眼裡,可是天賦也擺在那裡,基礎實在是太差了。

不過馮德陽倒是發現了他新的天賦。

雖然小嶽說相聲不咋地,但是他寫的那些段子都很有趣。

只要馮德陽稍加修改,就能夠給其他徒弟上臺使用。

在創作這方面,所有人都不及他。

這也讓他漸漸的找到了自信。

馮德陽創辦德麟傳習社的初衷本來是想著靠它掙點錢。

結果到了後來,廣告登在網站上之後,的確有些人慕名而來。

只不過小孩比較少,成人比較多。

幾個小孩都是鬧著玩兒,根本不願意好好學相聲。

反倒是那幾個成年人學的比較認真。

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已經過了學習的年紀,學東西很慢。

不過馮德陽也沒有將他們立刻吸收到劇場的打算,眼下的人員已經夠用了。

劇場的生意步入正軌,一直都在盈利。

為了提升大家的生活質量,馮德陽和妻子一商量,重新購置了一處房產。

屋子更大了,房間也多,幾個徒弟再也不用擠在同一間臥室裡了。

這一年,不僅劇場演出開始變得火爆。

由於大鵬經常在京都電臺的節目裡宣傳徳麟社,逐漸開始讓電視臺也注意到了馮德陽這夥兒異軍突起的民間藝人。

金秋十月,正是收穫的季節,京都文藝廣播的負責人找到馮德陽,跟他談了個合作。

廣播負責人在徳麟社買票看完了演出之後,去後臺找到馮德陽:

“我這兒有一個傳統文化的欄目,想買您的版權,放在廣播裡。”

馮德陽一聽,立刻給師父打了個電話。

這是一個掙錢的好機會,但是如果馮德陽答應了合作,就徹底違背了他們創立劇場的初衷。

讓相聲迴歸劇場,這句話其實是師父告訴他的。

他一直將此奉為圭臬,並且以此為目標堅定地走到現在。

可眼下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擺在他眼前,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如果答應了合作,那可掙老鼻子錢了。

現在給師傅打電話,就是為了讓他給自己拿個主意。

電話接通那頭傳來師父的聲音:

“怎麼了德陽?”

“師父,京都文藝廣播的一個負責人突然找到我,說想要將劇場的演出錄下來,買下版權,放到廣播裡去播。

您覺得這件事該答應嗎?”

少侯爺愣了一下:

“答應啊!為什麼不答應?這多好的機會呀?”

“可您不是說過,劇場才是相聲的舞臺,應該讓相聲重新回到劇場嗎?”

“傻小子,你們的劇場不是一直還在運營嗎,他們只不過是買了版權回去在廣播裡播放,這有什麼不行的?”

“可如果把版權賣給他們,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劇場的發展?會造成觀眾流失吧。”

少侯爺哈哈一笑:

“沒你想的那麼複雜,至少短時間之內不會造成觀眾流失,等到這個廣播節目真的火了,也會為劇場吸引來更多的新觀眾的。

咱也不是就指著那些老觀眾活呀。讓年輕人喜歡上相聲才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再說了,跟他們合作,還有錢賺,何樂而不為呀?

有了錢到時候還可以擴大劇場,或者多開幾家小劇場。

總的來說,跟他們合作對相聲的發展是利大於弊。”

馮德陽聽了師父的分析,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