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皇宮內閣殿外。

“陛下,五皇子慶求見!”

“二皇子詡求見!”

“監樞院中書範禁已至殿外……”

“宣!”

天子揮手。

一眾人前後進了殿閣。

“兒臣參見父皇!”

“微臣範禁參見陛下!”

天子轉身:“免禮!”

“謝父皇!”

“謝陛下!”

天子目光掃過,先是落在了乾慶的身上。

“老五,你尚在禁足,私離府邸,跑進宮來,真把朕的話當耳旁風了?”

天子猜到了乾慶回來,但依舊不悅。

乾慶連忙拱手解釋:“父皇,兒臣本該在府上思過,可兒臣聽聞老六隻身去了北莽尋蘇氏謀求合作,奈何蘇氏已反,六弟被困北莽。”

“我與六弟雖不合,但終是手足,老六遇險,兒臣也顧不得禁足之事,只想趕緊入宮,向父皇請命,率兵征戰北莽,營救老六!”

話落。

二皇子詡立馬接話。

“父皇,五弟擅六書辯合,領兵打戰這樣的事情,他不適合,兒臣倒有一人舉薦,可破北莽平蘇氏,救老六與水火!”

天子目光凝視。

不做言語,令人無法揣摩。

良久。

天子才緩緩開口:“你們的訊息倒是快的很,老六一出事,你們便來請命出征,還真是手足情深呀!”

天子意有所指。

兄弟情深?

身在皇室,就沒有兄弟手足一說。

乾詡和乾慶低頭,也才發現自己激進了些。

但乾詡早就料到了眼前的情況。

他拱手諫言:“父皇,兒臣有一策,可解老六之危!”

“說!”

“父皇本是命老六坐鎮礦場,邀蘇氏而至,談兩家合作,解北莽饑荒,但老六急功近利,偷渡北莽,想要將蘇氏連根拔起,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以至於讓自己身處險境!”

“北莽北臨落雁關,關中守將徐進是一員猛將,父皇可命徐進率騎兵一支,由南而進,突入北莽腹地,若老六未死,徐進定能將老六救回。”

“待尋得老六,徐進便直退落雁關,關內有十萬大軍鎮守,縱那蘇賊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前來!”

乾詡來見天子。

不是請戰,而是舉薦。

他本就不善戰,領兵入北莽,更是下下之策。

親自來見天子,只是不想讓乾元留下的潑天功勞被其它人撿了去。

“你說的可是虎將徐進?”

天子似在思索。

徐進之名,在軍中早已聲名遠赫。

曾立下赫赫戰功,不然也不會讓他鎮守俞燕兩地的邊關要塞。

乾詡點頭:“正是!落雁關除守將徐進外,還有兩員副將,關外無戰事,徐進離關,有副將主持大局,落雁關安好。”

二皇子詡擅謀略。

天子多數時候都會聽取他的意見。

而一旁乾慶眼見天子要將北伐蘇氏的重擔交給乾詡,他連忙開口。

“父皇不可!日前老六斬了燕國學子周付,燕國表面上不予追究,但誰也不知道燕國會不會巧渡落雁關,若徐進離關,燕國來犯,屆時北莽內憂外患,恐生大變呀!”

“兒臣也有一計,王妃趙氏就是北莽人士,可由王妃趙氏出面,入得北莽,以趙氏之力,庇護老六,亦可內部瓦解蘇賊,可謂一舉兩得!”

乾慶嘴上這般說,內心卻非這般所想。

他所謀劃。

王妃趙氏出面,並非讓趙氏庇護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