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發憤忘食
形容努力奮鬥,專心致志,忘記了吃飯。比喻勤奮努力,忘記了吃飯。
出自《論語·衛靈公》。故事說,孔子的一位弟子顏淵,為了學習聖賢之道,每天都自省其身,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他甚至為了追求學問,常年不吃飯,以至於孔子心疼地說:“顏淵啊,你不能這樣虐待自己啊。”
形容那些為了追求目標而忘我努力的人,是一種讚美的表達方式。例如:“他每天都發憤忘食地工作,終於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701.食言而肥
說了不算數,不守信用,不履行諾言。食言是指說話不算數,
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季孫行父在魯哀公面前誇口說:“以後我有了封地,一定讓我的屬下把那裡的土特產進貢給您。”魯哀公聽了很高興,就等著看季孫行父的行動。結果季孫行父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魯哀公很不滿意。季孫行父只好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食言,以獲得魯哀公的原諒。
形容那些不守信用、不履行諾言的人。例如:“他經常食言而肥,讓人很不信任他。”或者“你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食言而肥。”
703.肥頭大耳
又肥又大的耳朵。形容人的肥胖醜陋。
出自《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看上去有七八歲光景,倒生得肥頭大耳,漆黑臉皮。”
例句:這個人肥頭大耳,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個有錢人。
704.耳提面命
耳提,親耳訓告;面命,當面指教。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出自《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705.命若懸絲
生命垂危,就像懸在絲線上一樣,隨時都有斷掉的可能。形容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出自《後漢書·五行志》:“尋視其脈,命若懸絲。”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扁鵲的醫生,他的醫術高超,能夠準確地診斷病人的病情。有一次,他看到一位病人的脈象十分微弱,就像懸在絲線上的生命一樣隨時都可能斷掉。扁鵲立即為病人進行了治療,最終成功地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這個故事後來演變成了“命若懸絲”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他的病情十分嚴重,命若懸絲,但醫生們正在全力救治。
706.絲絲入扣
絲絲:每一根絲;扣:織機上的主要機件之一。織布時每條絲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做得十分細緻,有條不紊,一一合拍。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七回:“做得是刀刀吻合,絲絲入扣。”
傳說古代織女用梭子織布,每根絲線的連線都嚴絲合縫,絲絲入扣,因此“絲絲入扣”一詞便誕生了。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一絲不苟、嚴絲合縫的狀態。比如,形容一個演員表演十分細緻,每次表演都能一絲不苟地刻畫人物形象,就可以說他的表演“絲絲入扣”。
形容做事嚴謹細緻、精準無誤。例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到絲絲入扣,不能有絲毫馬虎。”
707.扣人心絃
形容使人非常激動或能牽動人心。
源於古代的樂府詩《白馬篇》,詩人用扣人心絃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勇敢、忠誠的騎士形象,他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艱險,奮勇向前。
形容各種場合和情境,如演講、表演、文學作品等。例如:“這場演講真是扣人心絃,讓我感到非常震撼。”
708.弦外之意
話語中含有的暗示意義,需要聽者細心領會其中的深層含義。
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