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獲得對某事或某人的直接瞭解。
《漢書·賈誼傳》中,描述了賈誼被貶到長沙後,目睹了當地百姓生活的艱難,寫下了許多感人的篇章。這個故事中,“耳聞目睹”表達了賈誼親眼看到當地百姓生活的情景,對他的心靈產生了深深的觸動。
用於描述某人對某事的直接見證或經歷,強調了其真實性和可信度。在寫作或口語表達中,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增強描述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例如:“我耳聞目睹了這場災難的發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貴。”在這個句子中,“耳聞目睹”強調了作者對災難的直接見證和真實體驗。
578.睹物思人
看見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比喻觸景生情,思念故人。
傳說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做俞伯牙的琴師,他彈奏的琴聲非常優美動聽。有一次,他在山間彈琴,樵夫鍾子期被琴聲所吸引,過來聽他彈奏。兩人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後來,鍾子期病逝了,俞伯牙非常傷心,每次彈琴時都會想起鍾子期。他對著琴說:“你如今不在了,我彈琴也沒有什麼意思了。”說完,他把琴砸毀了,從此不再彈琴。這個故事就是“睹物思人”的由來。
用於描述人們對於離別的人或事物所產生的思念和感慨。例如,一個人在異地生活,看到家鄉的東西就會想起家鄉的朋友,可以用“睹物思人”來形容。另外,也可以用於描述人們對於某些事物所產生的懷舊情緒。例如,一個人看到小時候的玩具或者照片,就會想起童年的時光,可以用“睹物思人”來形容。
579.人之常情
人人都能有的感情。
《左傳·隱公元年》:“父義,子淫,大無考;禮故,生則有信,嗣則無官。人有常言,亦可醜也。”後人引申出成語“人之常情”。
用於描述人的一般情感。
580.情有獨鍾
對某個人或事物有特殊的感情和喜愛,特別鍾情於某人或某事。
傳說春秋時期,齊桓公為了博得夫人鍾離春的歡心,把國家大事放在一邊,日夜陪著她。而鍾離春是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子,齊桓公非常喜歡她,對她的寵愛也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這個故事後來被用來形容人們對某個人或事物有特別的感情和喜愛。
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人或事物的特別喜愛和鍾情。例如:“他對我情有獨鍾,總是關注我的一舉一動。”或者“我對收藏郵票情有獨鍾,已經收藏了數百枚不同國家的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