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獎金就給你了吧,下不為例啊。”

369.例行公事

按照規定或慣例辦理公務的事項,指形式主義地執行例行公事的規定,缺乏創新和效率。

在古代,有一個官員名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公文和事務。然而,他發現很多事務都是例行公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改進工作效率,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

一天,這位官員注意到一份關於檢查城牆的公文。他覺得這份公文非常繁瑣,要求每個城牆都要詳細檢查,但實際上只要大體上檢查一下就可以了。於是決定簡化檢查城牆的程式,只要大體上沒有問題,就可以透過檢查。

這個決定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其他官員也開始效仿,減少了不必要的繁瑣程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例句:這份報告真是例行公事,一點新意都沒有。

我們應該簡化程式,不要總是例行公事地處理事務。

370.事半功倍

形容費力小,收效大。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有一塊土地需要耕種。他每天早上都早早起床,非常努力地工作,直到天黑才回家。但是他的收成卻總是不盡如人意。有一天,他去請教一位智者,智者告訴他:“你要在耕種土地之前先挖好溝渠,這樣在灌溉田地時就會省力很多。”農夫聽從了智者的建議,先挖好了溝渠,然後再耕種土地。結果,他的收成比以前多了很多,事半功倍。

形容做事方法得當,能夠以較小的努力獲得較大的成果。例如:在學習英語時,如果能夠採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