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計劃 (第2/2頁)
沒有科技領先的穿越?不,我有 小林煮茶喝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怎麼說,西南的地也是地,是地就能種,就能長出糧食來。所以咱們也沒資格挑揀什麼。既然你都安排好了,你就告訴哥哥們需要去做什麼吧,哥哥們腦子沒你活,你安排就是。”
林海看著自己的哥哥們,搬過來一塊石頭,站上去,再努力墊了墊腳尖,爭取讓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既然哥哥們信得過我,那我就當仁不讓,先來領這個頭,後面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哥哥們只管說弟弟的不是,弟弟覺沒有二話。”
說完,林海似乎找到了當初第一次晉升後開部門會議的感覺,一種熟悉的專案剛開始雖然不知道要怎麼做但是就是很有信心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由自主的環顧四周,看著茫茫的頭頂,突然發現古人沒有謝頂的症狀,一下子就從那種玄之又玄的感覺中掉了出來。
這一下對林海來說並不要緊,但是老兵們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
“看見了沒,那個眼神,以往只有帶過兵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眼神。”汪良小聲的對陸友說。
“不對,帶兵的人多了,這個是帶慣了兵的,甚至是打過不少勝仗的人才有這樣的眼神。”陸友篤定道。不過他也有一絲不解:“小林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眼神呢?罷了,不管了,現在也不是想著的時候。”
按照林海的計劃,哥哥們各自分開,開始按照林海的吩咐準備物資。
大哥汪良,帶著一隊人去城外,找個背風隱蔽的地方先行紮營,後續買到的任何物資也都會先運出城,林海堅信一旦他手上的物資多起來,麻煩一定會隨之而來,到時候能不能順利出城都是個未知數,因此營地不僅要在今天搭好,以後在城外購買到的物資也不再進城,直接囤積在營地裡就行。
十九哥陸友帶著七八個兄弟去了城裡的幾個鐵匠鋪守著。是的,守著就行。林海明白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戰亂之後,老百姓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兵器,帝國也一定會想盡辦法收繳兵器,但是兵部的文告中寫的卻是無條件收繳。
林海理解帝國現在雖然一個多的錢都掏不出來了,但是無償收繳也還是等同於無法收繳。畢竟百姓家裡也沒有多餘的錢財,而兵器就意味著上好的鐵,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林海需要鐵,尤其是未來開荒時,大量的農具一定會消耗掉天量的鐵。
“十九哥你就守在那裡,打聽下鐵匠鋪收兵器給多少錢一斤,若是有人來賣,你就收下來,把收到的品相好的兵器混在其他物資裡帶出城,品相差的,一定要當著很多人多面,給鐵匠鋪化了,打成鐵錠就行,鐵錠我們也要。”
在林海的計劃裡,收購鐵和糧食就要差不多花掉了八成的現錢。
而至於糧食,戶部其實已經說明白了,對面陳朝的糧食很便宜,還可以大量出口,這給了在邊境上的林海極大的便利,反正四國已經締結和約了不是,那麼正常的商貿走起來也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這件事林海準備親自去談,當然,為了安全,出城時彙集三十幾個哥哥也是很合理的做法,林海表示主要是一個人搬不動那麼多糧食...
感謝無數的種田文的科普,林海覺得自己沒有浪費任何一個銅板。幾天之後,幾百人辛苦作戰換來的軍餉(現金部分)基本上就只剩下了一點點零頭,其他的都變成了不能見光的兵器,鐵錠,糧食,藥品,種子,粗布,甚至還有三輛驢車。
在制定分頭採購計劃的時候,林海以防面板病為由讓負責採購藥品的八哥徐慶濤買了少量的硫磺回來。自己也偷偷的去賣皮子的鋪子搞了一點硝石,加上在營地裡燒好的木炭,是的,林海還想做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