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的準備和簽訂合作契書,簡瑤瑤和家人決定馬上動手。

他們首先著手建立一個獨立的花房,用於製作乾花和處理竹編。為了保護製作乾花和浸泡竹編的技術不外傳,簡瑤瑤決定將在家裡先搭建一個獨立的乾花花房,僅由家人來操作。

簡瑤瑤和王君南買了些搭建的材料和工具,開始搭建花房。簡瑤瑤回憶起現代的乾花製作技術,現代有乾燥劑,有烤箱,乾燥大量的花非常容易。但這些在古代都很難實現,一時間陷入了苦惱。

頭疼了幾天,簡瑤瑤都沒思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臘梅,別想了,今天哥砍了一些新鮮的竹子回來做竹編,留了一根,讓娘做竹筒飯給我們吃!你聞聞,可香了!”說罷,王君南便把一個燒過的竹筒遞到簡瑤瑤面前。

“對了!我怎麼沒想到!”簡瑤瑤看到這個竹筒,猛的站了起來,“哥,我們可以燒製竹炭來控制溼度呀!”簡瑤瑤興奮的說道。

王君南一臉迷茫,於是簡瑤瑤清了清嗓子,和王君南說道“我之前聽別人說過,竹子燒成炭就能讓房間變乾燥,所以我們可以燒些竹炭來試試,哥。”

說幹就幹,她和王君南於是到山上又砍了大量的竹子,回來後將竹子燒成竹炭,大量鋪設在在花房的地面和牆壁,以吸收溼氣。

王君南一邊砍竹子,一邊問道:“臘梅,這個竹炭真的能把花弄乾嗎?”

簡瑤瑤點點頭,“是的,哥,竹炭可以吸溼,保持花房的乾燥環境,這樣花就能更快地變幹,而且顏色也能保持得更好。只是,到時候可能需要定期加一些竹炭,維持住這個乾燥度而已。”

經過幾天的努力,花房終於建成了。簡瑤瑤和王君南將竹炭鋪好,並在花房內搭建了幾個晾曬架,用於懸掛和乾燥花卉。

王大成雖然腿腳不便,但在家裡也不閒著,他幫助搭建了花房的框架,併為晾曬架固定了結實的支柱。

許氏則忙著整理可以做乾花的鮮花,她在花房裡將花卉一一分類,並小心翼翼地將花掛在晾曬架上。

簡瑤瑤看著整潔的花房,滿意地說道:“這樣就好了,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製作乾花了。”

為了確保乾花的質量,簡瑤瑤決定先進行幾次測試。她和王君南一起將不同種類的花卉掛在晾曬架上,然後關上花房的門,靜靜等待幾天。

經過幾次測試,簡瑤瑤發現竹炭確實能夠有效吸溼,花卉的乾燥效果非常好。她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家人,大家都感到十分振奮。

“臘梅,你真是聰明,這樣做乾花,效果真的很好。”許氏讚歎道。

王君南也高興地說:“是啊,臘梅,我們這樣就可以大量製作乾花了。”

解決了乾花批次生產的問題,接下來,簡瑤瑤將張大嬸、李嬸和王大娘召集到一起,開始教授她們製作竹編小包的技巧。

簡瑤瑤示範如何編織竹條,並將乾花巧妙地嵌入竹編中,做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小包。大家學得認真,不時發出驚歎。

張大嬸邊學邊說:“臘梅,這心思可真是巧妙,我做針線這麼多年,怎麼都沒想到還能這樣做。”

李嬸也讚歎道:“是啊,臘梅娘,你可真幸運,得了個這麼能幹的姑娘。”

王大娘更是感慨地說道:“臘梅,你教得真好,我們一定會好好學。”

簡瑤瑤細心地指導大家,確保每個人都能掌握製作技巧。她還特別強調了質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每個工序都要仔細檢查,確保成品的高質量。

在簡瑤瑤的指導下,大家開始正式生產竹編小包。許氏、張大嬸、李嬸和王大娘分工合作,將竹條編織成型,然後嵌入乾花,製作出一個個精美的小包。

最後,所有的小包都有簡瑤瑤和許氏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