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完蛋 (第3/4頁)
六世餘烈:仙武王朝從鬼修開始 天府葆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呢?
土地?財富?還是美人?
再說對戰晉國方面,領兵的是趙氏,晉國是武德充沛的強國,所以寡人集中了大部隊七萬武卒去攻打。
不得不說晉國底蘊雄厚,在七萬主力的猛烈進攻下,晉國還能勉強支撐。
對比被三萬偏師擊敗的齊國,厲害的不是一星半點。
晉國據關而守,卻是向寡人學習了,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戰爭打了一年。
不是戰爭結束了。
而是,寡人的新國崩潰了,泥腿子起義了。
農業在戰爭的摧殘之下,崩盤了。
六王畢…四海一…
寡人還沉浸在一統天下的夢境當中呢!
怎麼,我大新就崩潰了?
寡人才發現,罪魁禍首竟是商改,寡人悔不當初啊!
農民都不種地了,糧食依靠進口。
戰事一打響,商人抬高糧食價格,導致普通人買不到糧食。
國內又出了天災,鬧起了饑荒。
天災人禍,在餓死與起義當中,泥腿子選擇了造反。
可惡的涉陳、叔廣啊,等寡人撲滅起義,寡人要誅你們九族!
商人抬高糧食價格,地方豪紳低價強收糧食,寡人也打壓過,還砍過不少人的腦袋,可架不住這裡面利益大啊!
後來寡人才知道,這一切都是晉國人的陰謀,據說晉王帳中有位門客,號稱‘頂級謀士’。
在這位‘頂級謀士’的策劃下,一場無聲無息的經濟仗打響。
追根溯源,這些抬高糧價的商賈、強取豪奪的豪紳,以及時不時就糧倉走水,這背後很難說沒有晉國的身影。
新國國內各地起兵,寡人的又精銳在外,還有野心勃勃之輩推動前朝復辟。
一時間,新國風雨飄搖,臨近滅國邊緣。
田氏佔領齊國,糧草得以自足,寡人一個沒看住,便有了擁兵自重念頭,聽調不聽宣。
真是大膽,虧寡人還想著然後封賞他。
詔田氏回國平叛的詔書,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而趙氏正在攻打晉國的最關鍵時刻,動彈不得,一退就要兵敗如山倒,晉軍乘勝追擊,屆時就是內憂外患,兩面夾擊。
寡人愁苦啊!
泥腿子起義的半年後,終於打到了寡人的都城,郢都,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彷彿這一切,都在那位晉國‘頂級謀士’的掌控之中。
也許齊軍戰鬥力拉胯,一觸即潰,也在這位‘頂級謀士’的意料之中。
只等寡人的新國自行滅亡,晉軍就可以出關,不費吹灰之力的吞下齊國、新國,一統天下,成為最後的贏家。
好可怕的算計啊!
寡人輸的不冤!
只是,這位‘頂極謀士’低估了新軍的戰鬥力,也高估了晉軍的戰鬥力,導致了局面的僵持。
晉軍退,晉國亡,晉國唯一能做的就是僵持著,等待新國滅亡,屆時趙氏的軍隊不攻自破。
我軍幾次的戰鬥力顯著提升可不是用來水字數的,雖然精銳部隊都派出去了,但防守郢都計程車兵也不是吃素的。
寡人給都城士兵的裝備,不比精銳部隊差。
但是冷兵器戰場終究不是靠武器裝備就能取勝的,人數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郢都的城防軍越打越少,泥腿子則好,打越多。
晉國也不好受,趙氏七萬大軍沒了後方糧草支援,在軍心不穩的情況下,還能壓著晉軍打。
就看是趙氏先擊潰晉軍,還是泥腿子先攻破郢都了,最後勝利的果實花落誰家還真說不定。
兩個月後,郢都率先被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