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天下有三份,南邊是我大楚國,特地是地廣人稀,東面是富庶齊國,特地是臨海,曬鹽嘛,懂的都懂,往西是武德充沛的晉國。

楚國…哦…不…現在應該叫新國,為什麼國號叫新呢?

因為,寡人心中有個榜樣,他建立的國家就叫新國。

寡人名正言順,禪讓稱王,但齊王與晉王硬是要說寡人篡位,寡人這暴脾氣,直接就宣戰兩國。

寡人承認,寡人有私心,饞了那大片的土地。

沃土糧田、礦山海鹽,寡人真是饞啊!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應當立不世之功,一統寰宇!

小小的中原居然就有三個國家,這難道不是對秦老先生的背叛嗎?

沒多說,寡人立即集結了二十萬大軍,不破齊、晉兩國誓不休。

王師所過,好不威風凜凜。

啊!

大意了!

齊王這老小子,不講武德。

說好的君子之戰呢?

寡人的車馬、陣形都沒排列好,齊軍就殺了過來。

殺了寡人一個措手不及,兵敗如山倒!

二十萬大軍啊!

付之一炬!

齊、晉二國還搞群毆,聯合乘勝追擊寡人車馬,導致寡人丟失了一些土地、城池。

還好,楚國八百年的家底也是雄厚,楚長城建造於天險之中,固若金湯,將齊、晉二軍拒之關外,不的寸進。

打了敗仗,國內人心就不穩了、浮動了。

就有人想到了老領導的好、就有人想要推翻寡人了。

這不好,這很不好。

怎麼能朝秦暮楚呢?是寡人哪裡做的不好嗎?

寡人悟了,殺了一批積極分子,這就好多了,國內安穩多了。

為什麼會失敗呢?寡人痛並思痛,覺得是軍隊制度的問題。

因此,寡人決定搞波大的。

改革!

變法!

其實,寡人心中一直有個莽爺的身影存在。

莽爺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

誰都知道,我莽爺篡位…劃掉…禪讓是很成功的,就是玩改革才把自已玩沒的。

奴隸制是想廢就廢的嗎?

土地國有是想推行就推行的嗎?

鑄幣權也不好回收啊!

鹽鐵專賣的蛋糕不好分啊!

什麼經濟、貸款一類的或許太超前了點?

吸取前人教訓,只要寡人不搞土地改革、奴隸改革、五均六筦、貨幣改革這四個專案,應該就沒什麼大問題…吧…

說幹就幹,首先寡人進行了軍隊改制。

其實,寡人心中還有一個吳起。

一個魏武卒。

寡人大刀闊斧,徵兵制直接改革成了募兵制。

什麼是徵兵制?什麼又是募兵制呢?

徵兵制就是兵農合一、戰時應徵、戰畢務農。

募兵制則是招募從軍、完全脫產,沒有農事的拖累,只負責訓練,戰鬥就是猛。

寡人借鑑前世的荀子議兵篇所述。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結果斐然,軍隊的戰鬥有顯著提升。

之後寡人又對武備進行了改良,主要是將鐵皮改良,使得輕便耐砍。

寡人還發明瞭護心甲,算半甲的一種吧。

有甲打沒甲,全甲打半甲,重甲打輕甲,冷兵器的戰鬥關鍵就在著甲率上。

著甲冑率與軍隊的戰鬥力是成正比。

烏合之眾之所以一擊即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