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是自已把自已作死的,中原各國反應並不是很大,更有魏王暗叫活該。

除了山瑤瑤很傷心外,新野王倒覺得挺好了,不用削了,直接刪了。

有公卿提議出兵平定中山、燕二地叛亂,司馬東方衛擁有臨時相權,以‘兵者最忌諱兩先作戰為由’拒絕了。

部分公卿不甘心,耍了個小聰明沒有去找新野王反饋,反而找上山瑤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山瑤瑤找上新野王,吐氣如蘭的吹起枕邊風。

新野王不為所動,他已經過了戀愛腦的年紀,聰明的智商又佔領高地了。

中山國的大部分土地都被貴族、封君持有著,新野王覺得可以放任叛軍自流,等他們把貴族、封君殺乾淨了,自已再去摘桃子,那治理中山、燕地會輕鬆一半不止,輕鬆納入管轄。

再者,叛軍雜亂無章、山頭林立,總要等他們刷刷等級,分出個老大老二來才好收拾,哪有別人剛創業,就收購股份的,肯定要在上市前夕收割才能利益最大化。

什麼!做大之後,反過來收購上市公司?

那也要他有這實力才行,槍炮可不是那麼好製造的。

他人創業十八年,一旨詔安變農民。

…………

時間來到新野王十二年,對魏戰爭取得階段性勝利,時隔一年,魏都安邑被新軍攻破,但魏國的反抗依舊沒有停止。

魏王西逃,都城遷往河西郡。

魏軍繳獲的那批武器彈藥都消耗的差不多了,魏國又陷入了武器劣勢當中。

子彈可以想辦法仿造,但是槍械總會有磨損,新軍又非常狡猾,採用寧可毀壞裝備,也不讓魏軍繳獲的策略,魏軍的先進武器六代火器越打越少。

而新國後勤充足,有源源不斷的軍火支援,火力覆蓋就沒停過,士氣越打越盛。

又三月,魏國河東郡淪陷,魏國只剩河西郡百里土地。

百里之地,大城不過兩座,韓王就戲稱魏王為二城大王。

【[成員-韓國-等級lv4]:@魏王,二城大王不知道你還能堅持多久,明日、或者後日,我就會看見‘魏國’被踢出群裡的美妙文字。】

見自已姐夫被韓王嘲諷魏王為二城大王,趙王哪裡能忍,立即發言。

【[成員-趙王-等級lv6]:@韓王,你別得意,我預言,下一個亡國的就會是韓國。】

【——@魏王,還有老魏,不行,你也跑了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們的趙王有先見之明,見勢不妙,早就潤了,現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修建完函谷關至潼關的防禦工事後,趙王潤到了秦國,妻兒老小先讓秦王先保護,自已帶著千餘勇士去欺負西戎,。

連續破滅幾個西戎小部落,奴役了近千西戎土著,準備開啟復國大業。

雖然趙王的武器比較落後,用的是五代火器,但對比最初冷兵器版本的西戎部落,那是不知道領先了多少版本。

趙王表示,職業比賽打不了,打個業餘比賽還是綽綽有餘的。

西戎是個統稱,在西邊,非中原國家的部落都叫西戎。

秦國說消滅了西戎,其實只是消滅了靠近秦國的西戎部落,往外還有大片西戎部落。

這時候的西戎土地價值不高,與百越差不多,屬於蠻夷之地的重要原因是糧食產量不高,沒有可耕種的熟地,都是生地,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開荒。

就像沒有石油,就不會滋生美菌一樣。

沒有價值的土地,也不會產生侵略者,除了葷素不忌的趙王。

秦國自身都還有大片可開墾土地,對荒地並不看重,趙王想在西戎復國也就聽之認知,發展起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