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戰國 齊篇(下) (第3/5頁)
六世餘烈:仙武王朝從鬼修開始 天府葆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偷客邀請專門御使牛馬的同志一同參與這項偉大的事業,不負所托的榨乾了廠長等人。
“既然榨乾了價值,也就沒有用了。”
專門御使牛馬的同志冷冷說道。
“不能勞作的牛與馬,我們的處理方法都是殺了去肉,你們確定全部都交代了嗎?”
廠長及管理人員:“哦,這不是卸磨殺驢嗎?國家機密白出賣了?”
各位大新忠臣,卒。
齊王有了最新武器五代火器,心中無限膨脹,什麼趙王、魏王、韓王根本不放在眼裡,唯有新王能與自已較量。
能生產五代火器偷客功不可沒,被齊王拜為卿大夫,偷客族譜單開一頁,也算是把祖宗之學發揚光大了。
偷客有了地位,在朝堂也能說上話了,他說道:“大王,臣感覺新國危險巨大,新國既然能研發出五代火器,未必不能研發出更厲害的六代火器、七代火器。”
“不若攜弱攻強,協同趙、魏、韓三國,攻打新國,新國滅,而天下中原就是大王的掌中之物。”
齊王很會聽取意見,說道:“有理,你這麼一說寡人都感覺到了危機。”
在隱隱的危機之下,齊國出使了趙國、魏國、韓國,暗中四國達成了共識,締結盟約。
新平王十二年,平靜了幾年的中原大地再起烽煙。
十二年正月,齊、趙、魏、韓四國對新國不宣而戰。
四國兵分兩路,由趙、魏、韓三國組成的左路聯軍,南下向新國的左翼進攻,齊國號右路大軍,南下向新國右翼攻擊。
四國二路兵馬共計三十萬大軍,聲勢浩大,其中有五萬為正兵,配備五代火器,二十五萬為輔兵或是馬伕。
新國狼煙四起,同年三月,新國寡不敵眾連失十三縣,岌岌可危。
同年八月,秋,天助我也。
黃河改道,奪淮入海,齊國復地內澇,災民無數,齊軍物資補給困難,無力南征,齊王下令北歸。
北方有二國,因為黃河阻撓,北方二國與中原諸國斷交百年,今黃河改道,北方二國重新與中原諸國建交 。
北方二國分別是中山國、燕國,北方二國加入中原爭霸遊戲。
新平王十三年,新國採用合縱之術,與中山國、燕國結盟。
齊王大言不慚,說道:“四國打三國,優勢在我!”
於是,同年三月,趁著北方二國未更新裝備之際,齊國轉頭北伐。
齊王沒什麼意思,就是想告訴北方二國,什麼叫‘時代變了’。
強國之間打架,弱國參與進來,是要分擔捱打嗎?
北方二國兵敗,潰兵成萬,二國向新國請援。
新國自已都自顧不暇,但只是支援點裝備武器的話,新平王表示,盟友有需求,寡人砸鍋賣鐵也要籌措出來。
北方二國欣喜,大為感動,直呼,更新了武備,高階副本他們也不是不能刷一下。
北方二國與新國之間夾著齊國,軍資需要經過千里敵境,運送成了一項挑戰。
一路有驚無險,眼看這批武器彈藥就要進入中山國的國門,突然殺出一隊齊兵,激戰過後,這批武器彈藥被截獲。
沒了武器,北方二國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新平王十四年,中山國覆滅,出場不過半章。
燕國眼看要亡國,迅速想出對策,城頭改換大王旗,向齊國稱臣。
不得不說,燕王就是腦子好使,打不過就加入。
只要投降的夠快,你就滅不了我的國。
新平王十五年,趙、魏、韓三國糧草不濟,退兵,新國得到喘息之機。
此時,新國已失半壁江山,只剩32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