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並不太懂她的用詞。

不過,大致意思她卻是明白的,於是,短暫的茫然過後,她便點頭道:“是的,我就是在找那個什麼規律,也真讓我找著了幾條。”

她伸出猶自蔥嫩的手指,逐一細數:“第一,先帝駕崩是改變不了的。我此前也曾試著提醒、暗示,用遍各種法子。但無論我怎樣防範,先帝總會於太康三十七年偶染風寒,而後病重不治;而這第二條麼,便是我逃不出這皇城,也逃不出皇覺寺。”

她笑得泰然,似早對命運的不可逆轉而心平氣和:“從第二世起,每一世我都會試著往外跑,可每當我著手安排時,便總要出點兒岔子,試了不下十幾次後,我終是死了心,知道這是老天爺的意思,總要教我死在這皇城或皇覺寺裡,才算得過。”

她搖著頭,笑容益發淡然:“至於這第三條,便是我不得干政。無論我做太后的那兩世,還是其餘幾世,我所有的能為,皆只在皇城之內,至於朝堂,但凡我動念,必出大不祥。猶記寧王那一世,我剛想撤掉某位尚書,京城便即地動,此外還有許多怪異之事,我便不一一細述。總之,我只能在後宮這巴掌大的地方騰挪,旁的地兒,我去不得、也管不得。”

陳瀅“嗯”了一聲,很是替她感慨:“太妃娘娘這六世,活得委實不易。”

“是啊,真不容易。”吳太妃也嘆氣,靜了數息,復又一笑:“罷,罷,罷,都過去的事了,提它作甚。”

她擺了擺手,將往事揮散,又續起此前話題:“除了前頭我說的那三條兒外,還有一條,也特別有趣。便是那不該死的人,我便怎樣也弄不死。”

“便如蕭太后並長公主?”陳瀅介面道。

“對。”吳太妃微頷首,面上是似有若無的一個笑:“細想來,蕭太后母女每一世都活到了最後,竟是伴我至死。除阿東之外,連著六世能活到最後的,委實不多,蕭太后母女算是其中兩個。”

此即表明,讓蕭太后母女活下去,亦是破解輪迴詛咒的要素之一。

吳太妃此時又道:“待想明這四條兒後,我便再沒找過蕭氏麻煩,只小心教養六皇子,讓他讀史、讀經義、讀兵書,再將那西夷、北疆之大患時常提及,讓他心中有數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