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出了大老爺 (第2/6頁)
妻妾一家歡 愛吃金桔蜜柚茶的唐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端崕去了京城後,借的上力的。
平日不好送,有這麼一個由頭在,就算置備的貴重些,也不怕人說閒話。
吳四奶奶為了陳端崕的前程,還主動從嫁妝裡面,拿了一匣子東海產的明珠來。
看著鴿子蛋大小的明珠在金絲檀香木做的盒子裡熠熠生輝,三太太都覺得有些肉痛。
“這可是你的嫁妝。”
吳四奶奶和陳端崕夫妻間,琴瑟和諧,就算是陳端崕有兩個妾,也不過就是擺設,自然也捨得出錢,“這是夫君的大事,母親就不必再說了。”
三太太就滿意的看了一眼吳四奶奶。
吳四奶奶見三太太低著頭又在看單子,就小心翼翼試探道:“母親,咱們只准備了國公府和趙家那邊,靖遠候府那邊要不要也準備一份。”
三太太聽著臉色一沉,就把單子啪的壓在了案几上,冷冷道:“送去那兒做什麼,都成不會下蛋的母雞了,光會給咱們陳家丟人,還要我給她送東西過去!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十妹妹還有十三妹妹送的,那個不爭氣的東西,哪點值得享用!”
吳四奶奶不好插嘴,只能默然。
三太太卻覺得還是堵得慌,喘著粗氣道:“我也真是不知道,咱們家裡,上輩子是怎麼欠了這位十二姑奶奶。出嫁前就鬧出那種難聽的事情不說,我把她風風光光嫁到了候府去,她還不好好收斂著心思,當世子夫人,給我弄出那些難聽的鬧言碎語來。我就是回到了綏南,都還能讓別人拿著她的事情來笑話我。咋個兒柯夫人那話你聽見沒有,那是什麼意思,真是,真是氣死我了 ”
吳四奶奶就更加沉默了。
昨日去柯家赴宴,那位柯夫人,就拿了十二姑奶奶的事情出來說嘴。
說是十二姑奶奶陪著十二姑爺,結交了不少好友。因喜歡在外面走動,還掉了好幾次胎。聽說太醫診了脈,說是今後再難有身子了。
一個成了親的婦人,和夫君一起出去來往走動倒也沒什麼要緊,可要是跟著夫君一起去見男客,這就過了。何況還為了這個沒了孩子,簡直就稱得上是荒謬。
難怪別人說的不好聽。
不過家裡父親一直還寵愛和姨娘,母親和和姨娘過不去,又平白受了這番奚落,心裡定然不自在,自已卻絕不能插嘴說小姑子的是非。
管他庶出還是嫡出,名分上,可不都是自母親親自教養出來的。
吳四奶奶打定主意做鋸嘴葫蘆,就坐在那裡,低頭聽三太太罵。
好不容易三太太罵完了,朱媽媽趕緊給遞了杯水上來,勸三太太道:“您就少操心吧,您就是再想得多,那邊不領情,您也是白上火,何必惹得心裡不痛快。”
三六太就冷冷的哼了一聲,倒是沒有再說什麼。
吳四奶奶不由放了心,就想著讓三太太幫著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再添置的。
自已不怕花錢,只要能有用。
這次恩科,爭得人太多了,誰的背後沒有幾個思師世交撐著。
光靠陳家,定然不行。
最大的指望,就是定國公府,聽說那位十三姑奶奶很得寵愛,若是能讓她出面幫忙在國公爺面前說幾句好話,事情把握也更大。
要不是為了這個,自已何必拿了一匣子明珠出來。
因怕婆婆多心,還得分一半給趙家那邊。
想到自已所付出的,吳四奶奶就更催著三太太。
關係到唯一嫡子的前程,三太太也沒有馬虎,就一遍又一遍的看了起來,仔仔細細的斟酌。
正和吳四奶奶商量著去掉裘皮,換上雲水緞子的時候,外頭就有丫鬟道:“太太,京城十三姑奶奶給您送信回來了。”
三太太訝然。
“誰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