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蘇蘇坐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心,似乎對兩人之間的刀劍往來毫無察覺。

單純、良善,也不太機敏。

這是安老太君先前就對林蘇蘇的印象。

眼見著連敏的臉色青紅變幻,可當著下人的面,也不好發作。

忍了忍,只好訕訕一笑,低頭道:“母親教訓得是,是兒媳疏忽了。蘇蘇,你看看你這裡缺什麼,跟我說,我叫下人給你補上。”

林蘇蘇眨巴著眼睛,說道:“不曾缺什麼,所幸蘇蘇對衣食並無特別要求,只要偶爾能吃到肉,已經覺得是莫大的恩賜了……”

這話讓連夫人覺得自已被當眾打了一耳光。

堂堂侯府,居然苛刻到連吃碗肉都要覺得是恩賜的地步了。

在安老太君藉機發作之前,連夫人只好先堵住林蘇蘇的嘴。

她不待林蘇蘇再說別的要求,一把握住她的手,說道:“瞧這孩子,怪內向的,想吃什麼,你要跟我來說,我若有遺漏的,你儘管找府裡各管家嬤嬤要,她們要敢不聽,看我不撕了她們……”

林蘇蘇也笑著抽回手,低聲道:“既如此,那蘇蘇倒有樁心事,想求夫人安排。“

連敏笑道:“但說無煩,沒什麼不能依的。”

林蘇蘇道:”許久不曾歸家,有些想念父母,再過幾日便是仲秋節了,想求夫人安排,讓蘇蘇回林家看看。”

這話一出,連敏愣了。

安老太君也愣了。

原本想一些小恩小惠打發了,再讓這小姑娘像以前一樣修書一封,訴訴苦,再要些銀子過來。

誰曾想,林蘇蘇竟提出要回家。

安老太君有些吃不準,說道:“孩子,你可知道,山高路遠的,如今世道不太平,一來一回路途多艱險。”

林蘇蘇道:“山途遙遠,想來父母思兒之心也綿遠悠長。適從聽祖奶奶教誨,只覺得做人的確要孝道為先,便是阻萬山千水,蘇蘇也理當歸家盡孝。”

安老太君一時語塞。

連敏見她拿“孝道”的話堵得安老太君似乎說不出話來。

先不管這話對自已有沒有利,只要看到安老太君吃癟,心裡就有些痛快。

安老太君輕飄飄地看了她一眼。

只這一眼,連敏猛地醒過神來。

忙勸道:“蘇蘇,此去上京至青州,路途多匪患,你莫若再等段時間,等太平些了,府裡的難關渡過去了,再成行,豈不更為妥當。“

林蘇蘇不能回去。

若她回去了,說上什麼,豈不竹籃打水一場空?

鎮北王的邊防物資出了紕漏,若等那個活閻王歸京,安府只怕日子不會好過。

留個人質在手,晾林家不敢翻出浪來。

在林蘇蘇歸家省親這件事上,連敏難得的與安老太君意見一致。

“蘇蘇在上京這麼些年,見足了繁花美景,卻不能盡孝在父母跟前,已十分慚愧,如今聽說父親處境不太好,更加歸心似箭,想回去見父親一面。望祖奶奶和夫人成全!”

見安老太君與連敏皆沉吟不語。

林蘇蘇又道:“再有一樁,蘇蘇外祖是永川簡氏,如今府裡有難,蘇蘇想舍下這點臉面,去探望一下外祖老人家,總要想法子才好。 ”

連敏的臉色瞬間鬆動,眼神活絡起來。

林家在青州頗有實力,林蘇蘇的母親孃家永川簡氏也不妨多讓。

只是簡氏多子女,這林蘇蘇在簡氏眼中有幾分重量,就不得而知了。

一想那鎮北王的手段,連敏就心驚肉跳的,只想著趕在事發之前儘快解決掉事情。

說不定林家沒錢了,但永川簡氏還能榨點銀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