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月攤是個地名,它並不是掩月湖的湖灘,而是地攤,位於掩月鎮的城牆中。

掩月鎮有城牆,城牆是中空的,就像一棟長達二十公里的方框狀大樓,內部有三層。

每層的窗戶都是朝著城內方向,每隔五百米距離,就有上下的樓梯間與洗手間。

從城外看它就是一圈東國古典式的城牆,但內部卻是一條上下三層的步行街與自由市場。

養元谷有規定,城牆頂上不可以擺攤,所有攤位都在城牆內,有編號,可在專門網站上查到每個攤位的預約使用情況。

牆內步行街淨寬六米,靠外牆的一側的三米寬度是攤位區,靠內牆的一側三米寬度是行人走道。

每個攤位的規格都是三米乘五米,每人每次只可以申請一個攤位,每次預約的使用時間不得超過三天,想繼續擺攤得重新預約,充分體現了自由市場的特色。

假如一個攤位不夠用怎麼辦?可以多找幾個合夥人同時申請相鄰的攤位。

比如某人想賣小吃,可以再找兩個人一起申請三個攤位,在中間攤位煎鍋貼、做胡辣湯,在兩邊的攤位上擺桌椅。

二十公里、內部三層的城牆,相當於總長六十公里的步行街,總計有一萬多個攤位,平均每天都有一、兩千個攤位開張。

八成攤位平常都是空閒的,擺攤者在申請預約時,儘可挑選喜歡的位置,有點像在電影院裡選座位。

這裡是一個巨大的自由市場、修行界最熱鬧的步行街,只要是國際協會登記在冊的養元師,便可以持證進入。

一級養元師就可以進來逛街買東西,但想擺攤的話,至少得是四級養元術導師。

最簡單的攤位,可以就是一個小馬紮前面鋪一張包袱皮。

擺攤的桌椅等物需自備,也可以到官方的市場服務中心臨時租借。

攤位上賣的東西也不一定就得是天材地寶、法器靈丹,假如有誰覺得自已餛飩做得好,完全也可以挑個挑子去賣餛飩。

該市場的設計者李小陽,原本的計劃是不收攤位費和管理費,但後來還是決定收取象徵性的費用,便於攤位使用的登記管理與擺攤者的身份確認。

攤位費很便宜,單個攤位每天一百元,不抽交易稅。

這裡賣的商品可以收現金,也可以要求以物易物,甚至以其他條件交換。

養元谷只規定了不可強買強賣,也不可做假行騙。

自從掩月攤出現之後,它就成為了修行界自古以來唯一的貿易大集。

其實在正一三山會的結緣大會上,各宗門也會“擺攤”與其他宗門交流。

但正一三山會是六十年一度,掩月攤可是每天二十四小時都開張。

來這裡擺攤、逛街的,不僅是養元谷的學員、弟子,還有世界各地的修士。

在這裡可以找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有見都沒見過甚至想都想不到的。

其實掩月鎮的城牆竣工之後,最早被東國援建施工隊用作宿舍了。

當地的氣候不冷,城牆內部面積很大、住得很舒服,還可以安排各種功能設施。

施工隊伍可以從這裡坐車去北邊的風節鎮與中原市工地,直到中原市建出雛形後,城牆才空出來打造為掩月攤。

到了歡想國成立十年時,這裡的日常景象,就像很多仙俠小說中描寫的坊市。

歡想國總席任期不是五年而是十年,可以連任,但風自賓只當了半年總席。

風自賓2032年6月11日就任,到年末便不再擔任總席職務。

從2033年1月1日起,歡想國的新一任總席換成了王豐收,任期也重新計算。

如今王豐收的第一個任期還沒結束,但夏爾在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