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頭的雜貨鋪正面是二層小樓,後面還帶著一個院子,院牆與周圍的建築都有一段距離,佔地面積差不多有三百平米,平日裡就住了老少兩人。

非索港可不是東國上港,地皮很便宜,房價對於當地人而言有多高不好說,但對於楊老頭來說絕對不高。

十五年前的那場騷亂中,很多建築都廢棄了,楊老頭想佔多大地方都行,只要他能守得住。

但楊老頭並沒有趁機佔地盤,他的雜貨鋪當時就是這樣一棟帶後院的二層小樓。

這十幾年來又不斷有人從各部族的鄉村湧入城市,非索港又變得擁擠起來。

在當地人的印象裡,楊老頭雖是東國華族人,卻比這一帶街區所有人來得都早。

彷彿有史以來他就在這裡開雜貨鋪了。

對,就是有史以來,這個成語沒用錯。

當地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出頭,東國有句古語叫“人生七十古來稀”,而活到七十歲在如今的東國已毫不稀奇,但在非索港,這句詩卻格外準確。

楊老頭在這裡開雜貨鋪至少也有三十多年了。

為什麼說至少,因為當地人對這個街區的最長記憶也就是三十多年。

因為戰亂和動盪,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走了,楊老頭成了這裡住得最久的居民,他和他的雜貨鋪,簡直就像一個奇蹟或者說歷史遺蹟。

雜貨鋪臨街的正面門臉朝北,西邊還有一個側門,開啟之後是廚房。

廚房很大,裡面放著九口鍋灶。

華真行穿過廚房,從客廳中的樓梯上了二樓,進了自己的臥室。

非索港的很多街巷沒有裝路燈,就算有路燈的地方很多燈泡也是壞的。

有些遊手好閒的壞小子沒事就喜歡玩打路燈的遊戲,想弄壞一盞路燈砸一石頭就夠了,再想等維護人員把它修好就難了。

窗簾是開啟的,雖然外面沒有路燈,但晴夜還有微光透入,假如眼睛已經適應了黑暗的環境,尚可朦朧分辨屋中一些物件的輪廓。

華真行忽然覺得有點不對勁,眼睛眯了眯,但脖子卻沒動。

有人躲在臥室裡,緊貼著櫃子的側面隱藏。

華真行看上去什麼反應都沒有,腦筋卻在飛快的轉動,看來這不是一次友好的訪問,難道昨晚在酒吧裡夏爾說的話讓人聽見了,對方以為自己也是夏爾的同夥,所以來對付自己?華真行不動聲色地徑直走到床邊,身子避開亮光拉上了窗簾。

這窗簾有遮光層,拉上之後屋中就變成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他已經把指虎掏出來戴在左手。

在潛伏者的角度,根本就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暴露了。

楊老頭早就教過華真行,假如發現有人想埋伏你且自以為藏得很好,第一反應千萬要鎮定,最好讓對方不知道你已經發現了他,然後設法突然反制。

這就是爭取一種資訊不對稱的優勢。

對方躲好了想偷襲,他知道你而你不知道他,他就佔資訊的優勢;但你已經發現了他而他卻不知情,你也反過來佔了資訊的優勢,需要好好利用這種優勢。

拉上窗簾的這一瞬間,對方就看不見華真行了,而華真行一閃身,無聲無息地到了櫃子的另一側,傘兵刀已經出現在右手。

他和潛伏者中間隔了一個大櫃子,對方就算開槍都打不著,想動刀的話得繞過來,而且得清楚他的位置。

就在這時,他突然放鬆了下來,開口笑道:“楊總,你就不怕我一槍崩了您老人家?”

楊總就是他平日對楊老頭的稱呼,老頭喜歡別人這麼叫他。

櫃子另一側傳來楊老頭的聲音:“你今天出門沒帶槍,藏在窗簾後面的那支小手槍,剛才沒摸著吧?”

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