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音入宮與否,其實全在帝王一念間。

弘曆說對故事好奇,不過是隨便找了由頭罷了。

只有琅嬅與璟瑟母女聽進了心,還為此神傷。

檀音只道事情已經過去太久,不想再提,就讓它往事隨風去,飄渺化雲煙,漸漸地讓兩人放下了沉重的心結,專心顧著眼前。

從第三個月開始,檀音過的不再舒心,出現了嗜睡乏力、食慾不振的情況,與琅嬅綠筠幾人有孕時比較,反應更加劇烈,夜裡常常無故驚醒,之後再難入睡。

胃口雖然不好,從來沒有過嘔吐症狀,轉眼滿了三月,肚子瞧著果然大了許多。

賀知成與齊汝早早診斷說淑妃懷的是雙胎,自然需要足夠的營養,腹部也比尋常單胎更大,長的更快。

一聽兩人的話,弘曆喜出望外。

他沒有過雙生的孩子,而皇室對雙生的態度並不像後世猜想那樣忌諱,相反是福氣。

弘曆又吩咐請脈愈勤,每天處理罷前朝的事情,看看日漸成長的永琳,問問檀音與孩子是否安好。

待到七月,接連兩樁喜事降臨定郡王府。初六側福晉伊拉里氏生下長子綿德,僅相隔三天,福晉兆佳氏誕下了次子綿恩,兩個孩子身體十分康健,太醫未曾發現有什麼大礙。

月底,關在慎刑司裡左問又問都不肯多言的容珮被貶到辛者庫為奴,做些勞苦活計,據傳話的嬤嬤說,她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犟脾氣,瞧著是收斂了許多。

弘曆才不相信一個倔牛似的人能輕而易舉改換性子,實在太假。

檀音卻不意外,無非是因為容珮如今沒有了靠山,只能灰溜溜地夾起尾巴做人。

如果讓她搖身一變成高位嬪妃的侍女,勢必恢復頤指氣使姿態,人稱“常務副皇后”。

弘曆的萬壽節照樣過,隨後開始了防患天花的舉措,下令暫停今年的木蘭秋獮,蒙古各族首領等到明年再來拜見。

太醫院也在同時受命研究關於天花防疫,以大清現有的技術水平,常用防疫方法風險太高,代價亦然。

在萬壽節宴會上,檀音見到了瑩素。

自意歡因牽涉烏拉那拉氏與金玉妍陷害檀音一事而降位,檀音顧著安胎,瑩素到宮裡請安的次數減少,誰都不曾都說一句,可心裡都很清楚,她們之間已經生出了隔閡。

瑩素為此深覺愧疚,見到檀音,有著數不盡的話想要講,但通通堵在了嘴邊。

“過會兒你也去瞧瞧意歡吧,她在我宮中一日,我自然會好好護著她。”

看看她坦然的神色,瑩素爽利撇下了那些矯情的小心思,笑容飛揚:“我就該知道你性子如此,淨瞎想今後要分道揚鑣的可能了,害我白白擔心一場。”

檀音抿嘴偷笑:“那不知,咱們小嬸嬸是擔心我,擔心意歡,還是兩個都擔心呢?”

“你慣會打趣我,當心被孩子學去,屆時急的可是你這個當孃的。”瑩素嗔怪,卻不好再像從前閨中那樣自在笑鬧,與檀音的手交疊一塊,能清晰感受到炙熱溫暖,“淑妃在宮裡風光,妾身的妹妹安穩,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二人無言相視一笑。

善明與高佳妙寧成婚回門結束,依例到圓明園向皇帝謝恩請安,弘曆留善明說了會兒話,才放他去拜見琅嬅。

檀音一早等在了琅嬅殿裡,就等著一睹自已這位弟妹的風采,這幾個月總聽晞月炫耀她的堂侄女,倒是叫檀音心生了好奇。

富察家與高家這一聯姻,要屬晞月最開心,她一直將琅嬅和檀音當作姐妹親人,現在好了,真成了親家,喜上加喜。

妙寧如今十七歲,眉宇間還帶有一絲青澀氣息,抿起唇角露出笑意,眼眸微彎,容光瀲灩,畫著好看的遠山黛,與晞月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