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樸素的唯物觀裡,將天地萬物劃分為五行。
並且,又創立了五行學說。
五行的核心主旨在於:既有相剋之屬。
同時,更有相生之性。
現在,燕輕塵於修煉之時,這團全新的心法內氣,依舊會被五行珠吸收。
只不過,內氣依次運轉五珠之後,又如同乳燕歸巢、溪流入海一般,返回到燕輕塵的體內。
燕輕塵切身所感,這團全新的心法內氣,本著五行相生之質,於他的氣海之中,漸有壯大的趨勢。
同時,這團“互惠”的內氣,運轉於五珠空間時,不僅能助益於本屬之珠,而且,對於其它的另外四珠,也有相輔相成之功。
這段時間以來,燕輕塵隱有所覺:五珠空間內的靈氣,相比他首次進入之時,各自均有所增長。
從而,使得五珠空間內,那隱隱約約的靈氣,變得稍顯真切了一些。
其實,於此之前,燕輕塵還曾轉過念頭:那株千年的黑靈芝,稍微有點可惜,發現得略早了一點兒。
如果,他於此時才發現黑靈芝,並且,將其移進土珠空間裡。
那麼,燕輕塵非常得確定:他的這一作法,對於五番地而言,助益絕對非同小可!不過,燕輕塵並沒有後悔。
因為,後悔也沒有用。
他的這一念頭,僅於腦海中稍作閃現。
隨即,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因為,佛祖曾曰過:一飲一啄,皆有定數,凡事無須強求。
這句話,燕輕塵深懂其禪意。
更何況,燕輕塵自幼兒之時,就習煉、伐髓於《自然慧靈篇》心法。
而且,心法中“順其自然”的要義,已然近乎於他的本能,融入到體內的血液當中。
現在,燕輕塵的心法層級,又突破到四層之境。
相應的,他的氣度、格局,也呈現出昇華之勢!——他本就隨和的心性,更趨向於恬淡、自然之態。
雖然,燕輕塵此時的心境,距離“本來無一物”、“物我兩忘”的道之巔峰,還處於幼苗之期,僅僅是初窺門徑而已。
並且,燕輕塵日常行事,也未必全然做到:事有不可強者,則順其變;物有不可求者,則安其然。
但是,他在這件事之上,卻能夠超然於物外!燕輕塵莞爾一笑。
他對於這串五行珠,已然算是全部地瞭解。
同時,他幾許波動的心緒,隨之,亦慢慢地恢復平靜。
儘管,燕輕塵於暑假之中,出現了五行珠這個意外。
但是,他所制定的暑期計劃,卻未因此而改變多少,依舊在按步就班、有條不紊地執行著。
三天後的一個下午,燕輕塵陪著爺爺,爺兒倆去了一趟關山口,外出就診患者。
關山口是一個村寨,算是楓林堡的鄰村。
兩地相隔著半座大山,有十一、二里的山路。
這段山路上坡下嶺,十分得崎嶇、坑窪,異常得難走。
關山口村的一個男人,從半山坡上摔了下來,請爺爺前去就診。
爺兒倆翻山越嶺,到達這戶人家時,已經是下午四點鐘。
燕輕塵入屋即瞧見,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正側臥在床上,身上多處外傷,衣服血跡斑斑,並且,表情極其得痛苦。
爺爺動作嫻熟,他經過檢查後確認,男人內外皆有傷處。
爺爺心中瞭然,男人的多處皮外傷,看著挺嚇人。
其實,並沒有啥大礙。
男人的重傷在於,兩處骨骼移位。
一處位於胳膊,另一處則是大腿。
爺爺確診完畢後,他並未多作遲疑,先對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