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白回去的時候,帶上了八個年輕的少女,她們的母親都是嫁過來的朝廷高官女兒,還有安太妃二哥的兩個女兒。

如今做族長的是安太妃的親二哥。

回去之後,這些少女除了安太妃二哥的小女兒也速爾進宮封了妃位。其餘的江月白把她們嫁給了京城的高門大戶。其中姜餘的兩個外孫女,一個嫁給了江月白弟弟江秉良的兒子,一個嫁給了八王爺的兒子,嫿太婉儀的孫子。

華太淑妃回去就病倒了,或許是累的,又或許是安太妃的離開讓她傷了心。

江月白其實覺得華太淑妃挺神奇的。

胎死腹中了一個,好不容易生了個公主卻又夭折了,最初疼愛的七公主被毒死了。好不容易養大了念妃的孩子,又被皇帝嫁去了東瀛那種能到的地方。

按道理說,人生也挺曲折的,沒想到還能一直健健康康地活了這麼久。

七月十三,是江月白的生日。

跟歷史上的太后過生日不同,都是后妃、命婦、公主們參加。從李承稷開始,王公朝臣、外國使節們都要來朝賀,隆重程度跟皇帝差不多。

所以之前朝臣們她會成為武則天第二也不是憑空猜測。

她也不是沒想過。但後來想想還是算了。除了不能開後宮,找男寵,她現在的地位、權勢、影響力跟皇帝沒有什麼區別。何必跟親兒子,親孫子過不去,成為仇人呢。

她要的又不是個人的野心。她要的是國家的繁榮昌盛,家族的興旺發達。讓家族和國家融合起來,享受到發展的紅利。讓弟弟佔領坡國,自立為國王,然後被大明朝加封承認,控制馬六甲海峽,就是這麼個目的。

那個地方真是個好地方,連線中西海上貿易的咽喉之處,而且可以以此為基地,透過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輻射整個東南亞,甚至亞細亞地區。

真正地把東南亞變成大明王朝的後院,農產品、礦產的生產基地。

隨著麥哲倫、哥倫布的探險,全球的大航海時代即將到來,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英國到時候會帶著槍炮打過來。

為了主動應對,江月白已經安排弟弟、鎮守琉球的四王爺、鎮守安南的十王爺提前佈局軍事實力,提前跟藩屬國上層搞好關係,系統性地建好海外軍事基地。

稱帝有什麼好呢?

會引起國內動盪,朝臣們離心離德,兒子孫子產生隔閡。防外人也就罷了,防跟自己血脈相連最親近之人,實在是防不勝防。有這功夫還不如把蛋糕做大做強,讓國家興旺發達。

不僅如此,還會引起對自己家族的清算。自己總有死的那天。孫子總有上位的那天。孫子或許不會掘老祖宗的墳墓,把她從墳墓裡拖出來鞭屍。但對她的家族進行打壓清算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就像歷史上的宣太后,晚年就挺淒涼,失去大權,兒子不和,弟弟被貶出國度。

她出身商人家庭,家族又不是千年世家,打不死的小強。被毀了一脈,還有另一脈在朝中有人。想要摧毀像江家這樣沒有任何政治根基的家族實在太容易。

從最底層用命奮鬥到現在的位置,她珍惜如今得到的一切,對命運和權力有一種天然的敬畏。稱帝固然能滿足個人的野心,但實際上沒有多少好處。何況本身大權在握,想做什麼事情,只要去推就會做成。

因為今年是做整生日又是五十大壽,所以過得格外隆重些。

皇帝廣發詔諭,讓皇子公主、皇孫皇孫女們沒有特別情況,能回來的全都回來,都給“老祖宗”祝壽。每一脈至少要派一人來朝賀。

然後還真是能回的都回了。沒回的也讓兒子女兒來了。

就連朝鮮國和東瀛國都派專人送她們的皇后回國給母親慶祝生日。十二公主在元皇后去世後,在江月白和琉球王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