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第1/5頁)
我在古代後宮引領內卷狂潮 神仙桃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些蒙古族進入中原後,需要出示原出身地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漢語水平等級證明、工作推薦信,需要加蓋官印。其中工作推薦信裡需要對其家庭成員情況、婚戀情況、犯罪情況、思想品德情況等進行綜合說明。
這些蒙語老師在正式入職前,先進行三個月的入職培訓,主要是上道德、教育這兩門課。
道德講授中原地區的文化傳統、大明王朝的基本法律以及違反法律會出現的懲罰。還有各種反面典型案例,例如判刑,被當地學生家長暴打,遣返回原籍等。
教育這門課,講授給孩子們講課的技巧。同時,帶著他們熟悉第一學期的蒙語教材。對蒙語課程教授進行質量控制。
每半年對他們的教學效果組織學生進行評估。教學水平高的,得學生喜歡的,加獎金;教學水平差的,學生有意見的,扣獎金,同時進行再培訓和旁聽課學習。
如果實在不能勝任教學,再介紹本地其他工作。也可返回原籍。只是返回原籍後,或者不再從事教學活動,事業編就被隨之取消。
透過這項舉措,大大地降低了蒙古地區的犯罪率和反叛活動,提高了蒙古地區的漢語水平、識字率、對漢文化的瞭解,為他們創造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水平。
同時大幅刺激了蒙古地區跟中原地區之間的人員流動和社會經濟文化交流。蒙漢通婚變得十分常見,很多蒙古族遷徙到內地工作定居,民族融合空前加強。
東察合臺地區的一些貴族和百姓聽說這麼好的政策後,很想遷徙到內地來,苦於就算偷渡來了,也沒法開介紹信和無犯罪證明。於是採取曲線救國,透過七大姑八大姨的介紹,找個蒙古姑娘或者小夥,在大明王朝管轄的蒙古地區進行通婚登記,然後遷入蒙古地區按照移民辦理登記落戶。
辦理好了之後,會給他發一張金制卡片,叫做綠卡帶編號的東西。
但如果遷入後被發現從事非法活動,則會株連結婚物件的五族。所以蒙古地區的青年男女,雖然同宗同族,但對跟東察合臺地區的人聯姻興趣不大。
彈指一揮間,十年很快就過去,到了嘉順十年時,江月白四十八歲。
十年的苦心經營,安南的百姓終於跟雲南一樣被教化,成功地納入大明版圖。跟著納入版圖的還有寮國。
在安南擴大了稻米、甘蔗、胡椒、肉桂、菸草的生產,出口到東南亞、中東和歐洲各國。同時發展橡膠種植產業,使得安南成為重要的橡膠出口國,賺取鉅額的商業貿易利潤,同時加大對橡膠產品的研發,發展工業製品。
嘉順二年就開始在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南蘇門答臘省,設立舊港宣慰司,以南洋舊港地區華人領袖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
另外設定了羈縻性質的土司管理機構管理東南半島:幹崖宣撫司、南甸宣撫司;車裡軍民宣慰使司、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寮國軍民宣慰使司、大古刺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底兀刺宣慰司、佔南府宣慰司。
遣弟弟江秉恭領兵,攜杜若乘船駐軍當時還叫柔佛的坡國,建立南新國,江秉恭被封為南新王,杜若被封為南平侯,擔任相國。成為重要的南洋華人和商貿聚集地。隨後江蘇江氏後人、浙江杜氏、雞籠孟氏後人紛紛遷居此地,琉球王李承興從雞籠島用大船送來精兵,協助江秉恭控制了馬六甲海峽、爪窪國的萬丹港口。
江家憑藉跟大明王朝的關係,軍事勢力和巨大的財富積累,透過政治和貿易關係,同東南亞各國的上流社會交往密切,相互聯姻,對東南亞政局產生重要影響,從大明運來絲綢、茶葉、瓷器、菸草,轉手銷往東南亞貴族和歐洲。
引導在東南亞各國種植胡椒、肉桂、豆蔻、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