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秦國軍隊充足的燃料和更加保暖的衣物 魏國方面則沒有那麼好的條件,這導致不少魏軍士兵,在寒冷的冬天,出現了非戰鬥減員。

大量魏軍士兵因為凍傷而失去了戰鬥力。

魏軍每天都有數百人因為凍傷而失去戰鬥力。

不少人直接是凍成了殘疾。

……

“相國,陛下再次傳令,讓我們發動進攻!”

公孫看著又一份送到自已面前的命令,他也不得不準備按照陸安的意思,組織魏軍,發動進攻了。

如今,已經是二月份了,秦魏兩軍對峙許久,魏國方面已經沒有能力再和秦國對峙下去了。

所以,魏國決定,改變戰場態對秦國發動進攻。

公孫嫋自然知道,以魏軍的能力,主動進攻擊敗秦軍的可能性不說沒有,而是根本不可能。

但是,公孫嫋同樣也知道,打持久戰,魏國確實扛不住了。

魏國本來就不是什麼產糧大國,之前連綿的戰事,讓魏國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此時,面對秦國,魏國實在拿不出多少國力,來和秦國打持久戰了。

公孫嫋也知道,現在發動進攻,魏國固然成功的可能渺茫,但是,至少,魏國還有餘力,如果再和秦軍對峙個把月,那麼,魏國剩餘的國力,就真的要被秦國耗乾淨了。

“回報陛下,我可以發動進攻,但是,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軍隊。”

公孫嫋知道,魏國等不下去了,可是,面對實力更強的秦軍,公孫嫋必須要有更多的兵力。

所以,公孫嫋發動進攻的前提是,獲得更多的軍隊。

公孫嫋的要求,很快被傳回了安邑。

陸安也知道,前線的困難,於是,只能再度釋出徵召令,同時從新佔領的宋地,唐地抽調兵力,耗費了許久,為公孫嫋徵召了八萬援軍。

二月二十七日。

八萬魏國援軍抵達前線,讓魏軍的兵力數量,從原先的二十六萬,增加到了三十二萬。

獲得兵力補充的公孫嫋,立刻開始組織魏軍,準備對秦軍發動進攻。

三月初三。

經過短短几天時間的調整,公孫嫋率領精銳魏軍十三萬,向谷河徑東端入口攻來。

公孫嫋麾下的十三萬魏軍,已經可以說,是此時魏國當中,最後的可戰之兵了。

公孫嫋很清楚,秦國可以和魏國打持久戰,靠的便是谷河徑的水路運輸。

所以,只要可以堵住谷河徑,那麼,秦國便失去了水路運輸的方式。

所以,谷河徑東端入口,是秦國無論如何都必須守住的地方。

三月初七,秦軍和公孫嫋率領的魏軍遭遇。

秦軍總兵力,十五萬六千人,由晏明率領。

兩軍在丘陵和平原夾雜的谷河徑以東,八十多里的莒縣爆發遭遇戰。

“將軍,魏軍距離我們還有大約十五里,魏軍總兵力在十萬到十四萬之間,騎兵大約在三萬左右,剩餘的都是步兵。”

“魏軍軍陣,南北橫向三十多里,東西寬約十里。”

晏明率領的秦軍,本來想要阻擋魏軍的,只是沒有想到,魏軍的行動速度,比自已想象的要快不少。

導致,莒縣其實並不是晏明理想的戰場,在晏明的心裡,他更希望,雙方的戰場可以在莒縣以東的地區。

不過 現在,兩軍已經遭遇,再想改變戰場,已經不可能了。

“將軍,我們是否暫時避開魏軍主力?”

“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啊!”

晏明看了看天空,現在的時間,大約是未初時分,也就是下午一點。

這個時間點,看似不晚,可現在,秦魏兩軍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