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醉後廚。

張景文站在門裡環顧四周,並沒有立刻著手開始教導徒弟廚藝,而是先把廚房中需要注意的各項事項詳細地講給了徒弟們聽。

張景文心中早有打算,他想要循序漸進,慢慢地把現代的廚房理念,一點點地灌輸給徒弟們,讓他們能夠逐漸適應,從而更好地掌握烹飪的精髓。

交代完事項後,他目光嚴肅地對著徒弟們問到:“你們可知道京城的酒樓有多少家是早上就開始經營的嗎?還有,我們天仙醉以前有沒有經營早點?”張景文心中已有盤算,打算先從早點開始教授徒弟。

“師傅,京城的酒樓開早點的寥寥無幾,而且樣式就那麼有限的幾種,味道也是普普通通。那些大酒樓通常只做中午和晚上的生意。

他們壓根看不上早點這門生意,往往自已店裡的夥計都是從街邊小店,或者流動的攤販那邊購買早點。

我們天仙醉以前也不曾經營早點,一來是我們人手不夠,忙不過來;二來之前的王廚沒有做早點的精湛廚藝。”

劉全作為天仙醉的店小二,平時也會跟著劉掌櫃在外採買,對於外界的情況掌握得相對比較清楚。

劉全聽出了張景文的意思,不過心中不是很確定,於是又小心翼翼地問到:“師傅,我看您選單上也有早點,您是想讓天仙醉開始經營早點嗎?”

“是的,我覺得早點這一塊還是大有可為的。京城的大部分酒樓不幹早點這檔子生意,其實也不是他們不想幹。

而是他們京城這邊的早點文化底蘊太過薄弱,口味都大相徑庭,百姓隨手都能夠在街邊買到想吃的東西,為什麼還要大老遠地跑去酒樓呢。”

張景文微微沉思了一下,條理清晰地總結出了其中的根本原因。

“師傅,難道我們還能夠變出花樣來嗎?京城這幾十年來,早點一直都是這麼些個種類,我們都已經習慣了。”

張景文嘴角露出一抹微微的笑意,眼中閃過璀璨如星的光芒,自信滿滿地對著徒弟說道:“變出花樣算什麼,我要讓京城所有的人在想吃早點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天仙醉酒樓。

我要讓早點變成一種深入人心的文化。以後天仙醉的早點,就叫早茶吧。”

兩徒弟聽完,眼睛瞪得滾圓,他們從未有過如此大膽的設想,讓全京城的人在吃早點時都能想到天仙醉,更別提要將早點塑造成一種文化了,他們的眼睛裡不禁閃過一絲懷疑的神色。

張景文看著徒弟們的模樣,心中自然清楚他們在想些什麼,然而他並沒有多言,因為此刻無論說什麼都顯得蒼白無力,皆是空話,等到菜品成功做出來之後,他們自會明白。

不過眼下,張景文仔細地檢查了一下廚房的廚具以及各種即將需要用到的物品,將缺少的和老舊損壞的都一一記錄下來,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稍作準備之後,他便要帶著兩個徒弟前往集市,除了採買必備的器具,還要購置各種即將要用到的食材。

劉全對京城的道路比較熟悉,帶著張景文跟劉方來到了他們片區最大的集市,張景文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由聯想到前世的大趕集。

但是比起前世來說,眼下的場景,更為壯觀,密密麻麻的小攤,擺在街邊兩邊的門鋪前,門鋪與小攤前還留著兩米的距離,絲毫不會影響門鋪的生意。

但是張景文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皺了下眉問劉全:“劉全,集市那麼多人在街頭走,我看道路根本就不夠馬車通行,我們買完後怎麼運回去。”

“師傅,集市裡的貨物基本是靠馬運進來的,不然僅靠人力根本無法完成運輸,他們都是等傍晚人流少了之後運送。

那些拉貨的馬,集市裡的人稱之為貨馬。每一匹貨馬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