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有一位名叫李通判的富豪。他的財富如山,家中七位姬妾個個貌若天仙,珍寶更是堆積得如同小山。然而,命運無常,李通判在年僅二十七歲時,卻突染惡疾,不幸離世。

府上的老僕人,一直對李通判忠心耿耿,眼見主人如此年輕就命歸黃泉,心中悲痛不已。他與七位姬妾一同商量,決定為李通判舉辦齋醮,以超度他的亡魂。

就在舉辦齋醮的這一天,府上來了一個神秘的道士。這道士手持化緣簿,站在門口向老僕人討要施捨。老僕人正因主人的離世而心情沉重,沒好氣地呵斥道:“我家主人早早亡故,哪有心思管你化緣!”

道士卻不惱,反而微微一笑,說道:“你難道不想讓你家主人死而復生?我有法術,能讓他重返人間。”老僕人聽了,驚得目瞪口呆,半信半疑地飛奔去告知諸位姬妾。姬妾們聽聞,紛紛驚訝地出來拜見道士,可此時道士卻已經不見了蹤影。

老僕人和姬妾們聚在一起商量此事,有人覺得這道士純粹是信口胡謅,有人卻覺得不妨一試。其中一位姬妾說道:“不管這道士說的是真是假,試試總歸沒有什麼壞處。”於是,老僕人按照道士所言,準備了牒文在城隍祠焚燒。

沒過幾日,那道士果然再次出現。道士見到老僕人和姬妾們,略帶不滿地責備道:“你們既然請我來幫忙,為何又心生疑慮?”老僕人和姬妾們趕忙連連賠罪,紛紛下拜。道士讓他們在府中的一處庭院設立法壇。

到了約定的日子,姬妾們和老僕人都心懷忐忑地來到法壇前。道士在法壇上做法許久,口中唸唸有詞,手中的法器揮舞不停。最後,道士停下動作,鄭重地說道:“你們的主人有機會復活了。但我必須前往陰司,索回他的魂魄。在我去的這段時間,你們要好好守護他的屍身。”說完,道士便閉上眼睛,靜靜坐在法壇旁,彷彿靈魂出竅一般。

整整三天過去了,道士才悠悠轉醒。他睜開眼睛,一臉疲憊地說道:“我已到陰司,見到了你們的主人。他在那地府之中,苦苦哀求還陽。閻王爺起初堅決不答應,我費盡唇舌再三哀求,閻王爺才終於鬆口。但是,想要讓你們的主人還陽,需要三千兩金子去賄賂閻王爺,並且還需要有一個人代替他去死,才能成事。”

老僕人和姬妾們聽了,頓時驚慌失措,面面相覷。三千兩金子可不是小數目,況且誰又願意代替主人去死呢?大家紛紛表示無法做到。

道士見狀,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你們家如此富有,財寶眾多,拿出三千兩金子並非難事。再者,諸位姬妾都美若天仙,難道就沒有一人願意為了主人犧牲自已嗎?”

老僕人聽到這裡,恍然大悟,原來這道士竟是個騙子!他怒不可遏,大聲呵斥著讓道士趕緊離開。道士卻並不慌張,反而冷笑一聲,說道:“你們既不願意獻出財寶,又不願意派人代死,那你們的主人終究是無法復活了。”說完,道士大搖大擺地拂袖而去。

眾人都以為此事就此結束,誰料沒過多久,李通判的棺材裡竟然突然傳出了聲響,像是有人在裡面打著呵欠。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毛骨悚然,但又忍不住好奇,壯著膽子靠近棺材檢視。這一看,驚得眾人差點癱倒在地,只見李通判竟然緩緩睜開了眼睛,坐了起來!

李通判環顧四周,神情還有些恍惚,說道:“我已經還陽了,但是陰司裡的事情,不可輕易向外人道出。”隨後,他重重地賞賜了老僕人,而諸位姬妾卻都因為之前面對道士的提議時的猶豫和自私而面露慚色。

從那以後李通判更加敬重神明,家境也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