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文化交流發展教育

大章國這陣子可熱鬧啦,董超想著讓國家更強大,跟別國關係更鐵,就琢磨出個主意,搞個文化交流活動。這訊息一傳開,大街小巷都議論紛紛。

沒多久,外國來的使節、學者、藝人啥的,呼呼啦啦都到了都城。活動那天,那場面真是人山人海。這邊擺著外國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那邊掛著別國花花綠綠的畫兒。

可沒成想,交流著交流著就出岔子了。

有一回,一群人在討論怎麼唱歌好聽。咱大章國喜歡悠揚婉轉的調調,可西邊來的人非說他們那種扯著嗓子喊的才帶勁。兩邊誰也不服誰,吵得臉紅脖子粗,差點就要動手了。

董超和甄嬛聽到訊息,趕緊過來瞅瞅。董超跑得氣喘吁吁,心裡直犯嘀咕:“這可咋整?好不容易辦個活動,可別搞砸了。”甄嬛也是著急忙慌,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董超抹了把汗,大聲說道:“大夥都別吵吵!咱聚到一塊是互相取經的,不是來打架的。人家那唱法在他們那旮旯受歡迎,咱這唱法在咱這也有好多人愛聽。就像咱吃飯,有人愛吃辣,有人愛吃甜,能一樣嗎?”

一個本地的歌者跟著搭腔:“董將軍說得對,咱得多聽聽,多學學,別光吵吵。”

甄嬛也笑著勸:“大家都消消氣,咱們就是要取長補短,才能都唱得更好聽。”

聽他們這麼一說,兩邊的人慢慢不吭聲了,都覺得自已剛才有點衝動。

還有一次,在美食交流的區域,因為烹飪方法的不同也起了爭執。大章國習慣了精細的烹飪,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來自北方的客人帶來的烤肉方式簡單粗暴,直接在火上烤,撒點鹽就吃。大章國的廚師們覺得這太粗糙,北方的客人則認為大章國的烹飪太繁瑣。兩方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

董超和甄嬛再次匆匆趕來調解。董超笑著說:“各位,這美食啊,各有各的妙處。咱們大章國的菜精緻,那是咱們的傳統。北方朋友的烤肉簡單豪放,那是他們的特色。咱們都嚐嚐,都學學,說不定能創造出更好的吃法呢!”

甄嬛也點頭說道:“是啊,就像一家人,每個人做菜的風格不一樣,但都是為了讓大家吃得開心。”

經過這幾次的調解,大家也都明白了文化交流的真諦,不再輕易起衝突,而是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後來,這文化交流活動辦得還算順利。董超又發現個大事,教育得改革!

他瞅著那科舉考試,光考些之乎者也,好多讀書娃讀了一肚子書,碰到實際問題就傻眼。董超就想改改這規矩。

這可捅了馬蜂窩,一幫子守舊的老傢伙跳出來反對。

有個老學究吹鬍子瞪眼:“這科舉多少年都這麼考,你董超瞎折騰啥?”

董超也不怵,梗著脖子說:“老爺子,現在啥年代了?光會讀書寫字不行,得能辦實事!”

董超為了讓大家理解改革的必要性,還專門講了個故事。“有個村子發大水,來了個讀了很多書的秀才,只會背治水的文章,卻不知道怎麼築堤排水,結果村子受災嚴重。咱們能讓這樣的事再發生嗎?”

不過,好多年輕的學生支援董超。

一個小書生說:“董將軍這主意好,俺們讀書就是想為國家乾點實事,不是光為了考個功名。”

董超也常去學校溜達,跟學生們嘮嘮嗑。

有一回他問:“娃們,現在這新學法咋樣?”

一個學生樂呵著說:“將軍,現在學的東西有用,感覺自已能真正做點事了。”

為了讓改革順利進行,董超還組織了一些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們去參與農田灌溉工程的規劃,去幫助商戶解決經營中的問題。

董超和甄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