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煊四人白天趕路,晚上找地方住下,第三天中午,四人已經到達上京城北門外。
城門口熱鬧非凡,進出城的人絡繹不絕。
上京位於中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條件得天獨厚。
城池規模宏大,城牆高聳,由堅固的磚石砌成,周長數十里,將整個城市緊緊圍在其中。
城內佈局嚴謹有序,中軸線貫穿南北。
皇城居中,紅牆黃瓦,飛簷翹角,金碧輝煌,宮闕連綿,氣勢恢宏。是皇帝、妃嬪、太監、皇室重要成員、侍從、禁衛軍等的居住之地。
御花園內,奇花異草,假山流水,四季景觀盡在其中,展現皇家的雅緻與奢華。
皇城向外為內郭城,乃是文武眾臣、貴族、官員、部分富豪等的居住地。
在外便是外郭城等區域,是廣大百姓的生活區。
葉煊四人下馬,牽著馬匹慢步進城。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綢緞莊、金銀樓、茶館酒肆、書肆藥鋪,應有盡有,貨物琳琅滿目,繁華熱鬧。
街頭巷尾,藝人雜耍,說書唱戲,異常熱鬧。
文人墨客聚集,書院、文廟遍佈,書香四溢。士子們或埋頭苦讀,或吟詩作對,或談古論今,針砭時弊,抒發胸中塊壘。
在葉煊四人剛離開南城門。
一輛牛車駕駛過來,葉青月攙扶殷桂英下來,匆匆來到距離城門口很近的一家茶館。
茶館夥計聽到腳步聲,臉上堆滿笑意正想開口喊歡迎客官,一抬頭,見到殷桂英祖孫兩人,笑容消失,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老人家,您來了,快進來坐,我這就給您上茶。”掌櫃的是一位小老頭,見到殷桂英祖孫,臉上堆滿笑容,將殷桂英祖孫引到能夠看得到城門入口的位置坐了下來,才轉身離去。
“小建,給兩位客人上一壺好茶。”小老頭看到小建的臉上還留有不悅之色,心中微微嘆息,吩咐道。
“爺爺······”小建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聞言詫異的望向自家爺爺。
小老頭瞪了小建一眼,說道:“還不去,要我老頭子去不成?”
小建只得衝好茶水,給殷桂英祖孫二人提了過去。
“謝謝小哥兒。”殷桂英見到小建的臉色不是很好,知道對方怎麼回事,但附近也只有這家茶館位置好,能夠徑直看到城門口來來往往的人。
前四天,殷桂英和葉青月一大早的就趕過來了,等到下午天色漸暗才回去。今天,在路上耽擱了,到達城門口,已經中午了。剛好錯過葉煊。
此刻中午,客人很少,掌櫃的見到小建神色,於是將他叫到跟前,輕聲說道:“小建啊,咱們做生意,講究的是個「和」字,我們不能因為客人要的茶少,待的時間長,就心生不悅,給客人臉色看。須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來者是客,就算客人只要一杯茶,待到我們打烊,我們也要用初心對待。那對祖孫,連續四天,冒著嚴寒,風雨無阻地來咱們茶館受凍,她們難道圖的是一口茶,一個座位嗎?”
“不,不是。”掌櫃的語氣略微重了一些,繼續說道,“這幾天,你難得還看不出來,這對祖孫,在等人,等待重要親人的歸來,只是不知道歸期。所以祖孫二人才早上過來,傍晚才離開。這樣的堅持與守候,難道不值得我們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嗎?”
小建聞言,臉色愧疚,他低下頭,眼眶微紅,意識到自已的冷漠與無知給這對祖孫帶來了傷害。
“爺爺,我知道錯了。我……我去給她們道歉。”
“道歉就不必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掌櫃見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說道,“記住爺爺說的話,口碑才是咱們茶館最寶貴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