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光急切的語氣中,大家也應該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一手資料!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實驗一手資料。

如果這個實驗結果是好的,並且能夠在其他實驗室內進行復制,不知道會在整個華夏,會在整個藥圈,會在整個醫學界掀起什麼樣子的風浪。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應該是,這個實驗的資料是好的,並且是有效能複製的。

所以,楊光如此的急切。

鍾醫也沒有賣關子,而是誠懇的把實驗資料交了出去。

楊光快手的接過了實驗的資料和結果。

江州縣中醫院製造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中,綠原酸的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而咖啡酸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紫堇靈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楊光繼續來往下看,看到菊苣酸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他莫名的點了點頭。

黃芩苷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木犀草素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這麼高!楊光看見漢黃芩苷的資料,就知道鍾醫所言非假了。

漢黃芩苷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黃芩素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漢黃芩素重複性是、穩定性是、精密度是。

可以複製嗎?如果這些結果,如果這些東西都可以複製的話,那麼意味著,那麼意味著整個藥圈,很有可能會變天了。

等全部的資料看完,楊光的腦子中,只有一個念頭了。

鍾醫說道:“我們透過本實驗dad檢測器對供試品溶液進行全波長掃描。

結果發現,供試品溶液在280奈米波長處各成分峰形良好,且分離度較高。

此外,實驗初期對流動相進行了考察,分別考察了水一甲醇、水一乙腈、甲酸一乙腈、磷酸一乙腈、三氟乙酸一甲醇和三氟乙酸一乙腈系統。

結果發現,樣品在1毫升·l_1三氟乙酸一甲醇系統下,響應最好,峰形最佳,最終透過多個洗脫梯度的考察,優選了本文的洗脫條件,可以達到峰形好、分離度高的效果。

《華夏藥典》1999年版中對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質量控制含量測定指標為菊苣酸和黃芩苷。

其中,所用方法為hplc法,存在耗時長、不能同時測定的缺點。

我們採用了利用uplc法,在含量測定的基礎上增加了綠原酸、咖啡酸、紫堇靈、木犀草素、漢黃芩苷、黃芩素和漢黃芩素7種成分的含量測定。

具有簡便、快捷的優勢,能夠更加全面地評價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質量,符合中藥製劑整體評價的要求。

本實驗採用uplc法在17分鐘內同時測定了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中9種成分的含量,該方法快速、準確、重複性高、可操作性強,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質量標準研究提供了參考。

當然,你也有懷疑的權力和義務。

我十分歡迎你重做實驗。

畢竟實驗步驟和方法已經擺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