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

楊局的辦公室裡。

等鍾醫離開,杜書記和楊局兩個老煙槍點起了煙。

“這小子不錯。

學歷可以,醫術可以,態度可以,手段可能還差那麼點。

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心是正的.”

楊局一反常態的誇起了鍾醫。

“心正,這點很重要.”

杜書記一錘定音。

心正,說得是鍾醫一口紅心向著祖國,沒有留戀國外的風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然後回到華夏。

心正,說得是鍾醫對自己祖國傳承中醫的認可。

心正,說得是鍾醫的心裡裝得是治病救人。

不是為名利之爭,高下之爭,對錯之爭。

這點很重要。

“不過犯錯就是犯錯了,再說美新醫藥集團在一旁看著。

你知道的,我們有幾種進口藥需要透過他們拿到.”

杜書記嘆了一口氣說道。

什麼是現實,這就是現實!落後就要捱打,沒有藥就要認慫。

憋屈嗎?當然憋屈。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了?“所以,我請求杜書記要狠狠的懲罰鍾醫。

至少給美新醫藥集團一個交代.”

楊局長義正言辭地說道。

不過他眼神中閃過的狡猾並不是這麼說得。

“怎麼懲罰?”

杜書記老神在在地問道。

“自然是把鍾醫下放,越下面越好。

上週江州縣中醫院的院長退休了。

鍾醫這不是學歷和醫術都需要磨練嘛。

要不我們調整下他的工作,讓他去江州縣中醫院過過苦日子?”

楊局長說道。

楊局長每句話說得都在理。

江州縣比起京城來,當然是下放了。

而江州縣中醫院比起京城衛生局而言,更是沒得比,一個在地底,一個在天上。

再說,那江州縣中醫院一窮二白的,在倒閉的邊緣上徘徊了好幾年。

每年財政都要為它撥款,它才能活得下去。

鍾醫去江州縣中醫院,自然是去過苦日子的。

可是,那可是院長。

人這輩子又幾次這樣的機會,可以一步到位?這就是典型的明降暗升了。

“年輕人是該讓他受受苦.”

杜書記非常贊同楊局長的話。

這樣還能讓鍾醫暫時避過美新醫藥集團的鋒芒。

我不相信,我們中國醫療,一直這麼羸弱。

杜書記和楊局兩人,很快定下了基調。

要讓鍾醫去下面受受苦。

——杜書記當然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處理完鍾醫的事情,就準備離開衛生局。

不巧,鍾醫剛好和杜書記擦身而過。

“小子,這件事情辦得不錯。

認錯認的及時,救人也沒有錯,醫療手段用的也沒毛病,你們楊局對你印象也挺好的。

這麼多年,我也沒見過他抬舉什麼人.”

“還不是您教導的好.”

鍾醫用低沉地聲音說道。

“記住你外公給你取的這個名字的含義,也記住你此時此刻的理想。

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

杜書記嚴肅地說道。

“好的。

舅舅.”

鍾醫穩的很。

就像前面說道的,這裡華夏。

華夏就有著華夏特殊的風土人情和人情往來。

一個人的人際網,就像是一個巨大並且隱形的蜘蛛網,平日裡隱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