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府周邊五大諸侯率領五十多萬精銳合攻梁州城,最後落了個全軍覆沒,但是在訊息傳出去時已經是數天之後了,因為這五十多萬將士,一隻小貓都沒漏,是真的全軍覆沒,訊息還是梁州府的人,現在已經是大梁國了,特意傳出來的,是一隊隊的精兵強將去收伏五大諸侯地時傳出來的。

回過頭來,吉時到,太祖皇帝孫雲登基,登基大典十分隆重,皇宮內鼓樂齊鳴,新舊樂器齊上陣,各位受封的文臣武將們聽得耳朵都懷孕了。此次受封,第一集團軍獲益最大,各軍官都升了級。韋泓旭獲封國師稱號,授天下兵馬大元帥,五星上將軍銜。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其實也就梁州府巴掌大的地方而已),但是在新皇登基後的第三天,太祖皇帝授權兵馬大元帥、第一集團軍軍長韋泓旭出兵統一天下,由此一場席捲大陸的統一戰爭拉開了帷幕。

大梁國可能是最小的一個國家,但同時也可能是最大的一個國家。它的變大是透過戰爭得來的,有些血腥,但卻是必經之路。

韋泓旭首打第一站是泯州府黃代的地盤,誰叫那老登嘴太賤。

當第一旅旅長李二帶兵圍住了泯州城時天還沒亮。

天亮之時泯州城大小官員已經被控制住了,這讓李二很不爽,太沒有難度了!這打仗怎麼能這麼輕鬆呢?這些人真的一點警惕性都沒有哇!趁著天黑一下子就摸進家裡,搞掉護衛,把主人從床上拉起來暴打(教育一頓)就成了,頭鐵的死不投降的成全他的忠義之名,不過那是極少數凣個人而已,反正黃代已死,大多數人還是識時務的。

五個地盤一樣,反正精銳已無只留下老弱殘兵,而且主公已經被擒,這些守軍毫無鬥志,紛紛投降,大梁軍勢如破竹,接連攻下五個府城。

韋泓旭徵收五十萬民工,以每天五十文錢包吃包住的代價修築公路,保證每攻下一個地方,公路就開通到那裡,保證所有軍需裝備也源源不斷的運到那裡的倉庫。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的開通也讓靠近公路的村民們首先走上致富之路。首先打土豪分田地,那田地屬於修路徵收的土地拆遷賠償費,修路請人工工錢,運送物資請人工工錢,優先提供優質農業種苗並進行培訓。所以大梁軍所過之處群眾無不歡欣鼓舞,大力支援,而門閥世家則惶惶不可終日,但也並不是說要全部打倒,而是所有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分配,按每家每戶有多少直系親屬論人口分配,若是有能力的可以向國家租下來多餘的田地,而且國家十分歡迎大家去租,畢竟人少地多,而國家還每村駐守一名農業專家指導種養殖,這下子大家都得到了平衡。世家不擔心遭到莫名清算,而佃戶翻身變主人,收入節節高,自然擁護大梁國。

韋泓旭採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將大梁國內各種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列印成冊,讓人偷偷的傳播到各諸侯領土。當然,其他領地的普通的老百姓是沒有什麼文化,還需要有人進行講解,但這個沒有什麼難事,有錢能使鬼推磨,大梁國最不缺的是錢。

許多諸侯領地上的群眾偷偷的跑到大梁國,不是落戶農村就是到都城梁州進工廠,讓各諸侯頭痛不已,紛紛下令不許人口外遷,但是這年頭城裡人好管,城門一關誰也跑不掉,當然如果守城計程車兵們放水呢?有的地方連士兵都跑了,趁著當值的時機攜家人跑了。而農村更不用說了,想跑那是分分鐘的事。大路設卡就走小路,小路設卡走山裡,為了投奔大梁國,這些老百姓使出了渾身解數,把自已都鍛鍊成斥候了,因為要偵查有沒有官兵設卡攔路呀!

各諸侯有樣學樣,紛紛建國,自立為王。於是這片大陸便一下子冒出了大大小小好幾十個國家,多了幾十個皇帝出來。不過換湯不換藥,趁著皇上登基,老百姓們又被搜刮一輪,這下子老百姓們更加痛恨這些權貴,只盼著大梁國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