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禍首是你匈奴人,即便沒有我衛仲道抵抗你匈奴人劫掠漢人女子,以匈奴的強盜邏輯也會劫掠河東,今後有我衛仲道在,匈奴人休想再南下而牧馬。”

衛仲道自然不可能上當,立刻高聲回應道。

揭露匈奴惡行,激起漢軍仇恨,一時間士氣不減反增。

“休逞口舌之利,吾匈奴十萬鐵騎,你拿什麼抵擋,兒郎們隨我乘船渡河。”

於夫羅見狀也不再強求,立刻下令開始渡河。

“放箭!”

衛仲道見狀也是立即下令放箭,一時間箭如雨下,戰火鮮血頓時便染紅了大河。

受壺口山渡口地形限制,容不下十萬匈奴人過河戰鬥,因此匈奴才會分兵,選擇下游更加寬闊的龍門渡口。

注:龍門渡,蒲坂渡(蒲津)才是進攻河東的主要地點。

匈奴人為了劫掠中原都是悍不畏死。

不過在幾輪弓箭之後,也不得不暫緩攻勢退了下去,就地安營紮寨。

漢軍以逸待勞,佔據地形之利,匈奴舟車勞頓,但卻人數眾多,相比之下雙方自然都不佔據太大優勢。

不過只要匈奴人緩過勁來,定然還是能夠順利過河,對漢軍只會越來越不利。

漢軍不僅要以一敵六,還要時刻防備匈奴人渡河,若是匈奴晝夜不停分批騷擾,用不了多久漢軍便會疲憊。

但凡被匈奴人渡過黃河一部分人,那對河東郡來說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種情況之下,必須主動出擊,尋求破局之法,才有辦法擊潰對岸的匈奴大軍。

“主公,匈奴大軍南下,一路舟車勞頓不若末將今夜率領千名騎兵將士,悄悄渡過黃河,夜襲敵營,定然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徐晃也不愧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哪怕現在統率方面尚未達到頂峰,以及有著洞察敵情的能力。

至於漢軍為什麼會有千名騎兵,自然是因為河東郡的騎兵都在此處,任由衛仲道調遣。

騎兵在戰爭中的機動靈活性,是他這次破局的關鍵,所以才會都帶在身邊。

他河東衛家雖然從事馬場生意,但想要組建起一支千餘騎兵的難度依舊不小,並不是有人有馬就能立即組建出騎兵隊伍。

短時間內整個河東郡也只能勉強湊齊千餘騎兵,就更別說其他郡縣了。

騎兵消耗的糧草械重,幾乎是普通士兵消耗的三倍之多,縱使不如糧草值錢,攜帶起來也不方便。

士兵吃糧,馬匹吃草,天下可沒有又想馬兒跑的快,又不給馬兒吃草的道理。

戰馬糧草補充消耗極大,河東郡內可沒有匈奴草原中就地取材的條件。

“嗯,此時夜襲確實時機正好,不過於夫羅應該不是無能之輩,想來不會有太大效果,不過夜襲敵營前記得帶上火把,包裹住馬蹄,說不定會有奇效出現,此行重在騷擾匈奴,疲其三軍。切記不可戀戰,我會率人提前在下游接應你們,萬不可被匈奴鐵騎包夾。”

衛仲道點了點頭隨即認真的說道。

雖然他也很想親自前去,但是奈何騎術一般,武力也一般,去了很可能就是送菜。

他若一死,那這河東郡也就完了,定然會陷入匈奴之手,亂世之中即便能夠奪回河東郡,那也是數年之後的事情了。

期間一郡之民恐怕都要淪為兩腳羊,女人被搶去給匈奴人當洩憤繁殖工具,男人做牛做馬。

“好,晃明白了。”

徐晃聞言頓時一驚,不由暗自點頭道。

他想夜襲自然也是為了放火,不放火的夜襲是沒有靈魂的,只是沒想到衛仲道竟然也懂兵事。

還吩咐他帶上火把,還細心的讓他包裹住馬蹄,以免馬蹄聲暴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