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捏他一把。

“你傻啊,你自己留著路上吃唄.”

“你不是有筆麼?把這些村民的功德都記下來.”

楚河一想:“對,受人點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看楚河把明細記妥了,老頭把楚河領到一邊,交給他四個雞蛋,在褲兜子藏著的,熱乎乎的。

“給孩子沖水喝吧,別讓人看見.”

楚河眼淚一下湧出來。

“多謝老伯,您怎麼稱呼?”

起初老頭不說,楚河哪肯。

最後老頭告訴他:自己魏太祖的時候出生,爹媽打記事時候就沒見過。

從小給地主放羊,後來被地主打的狠了,就偷了一隻小羊,逃到荒郊開了一片地,就是現在這個村子。

當時有逃荒的來到這,看到籬笆上拴著有五隻羊,就管這地叫五羊村。

老頭乾脆就叫老羊頭。

老羊頭接納了不少流離失所和逃饑荒的人,後來施捨加上朝廷高稅收,到老了又窮的一無所有,有一隻老母雞,白天藏在地窖裡面,晚上放出來吃食。

老羊頭不說則以,一說還收不住了,難得收屍人這麼一個好聽眾。

楚河對這些老百姓又多了一些瞭解。

匆忙的告別眾人,揹著女屍,抱著嬰孩兒,踏上了歸程。

等到沒人的地方,楚河放下嬰孩兒。

用石塊壘了個土爐,架了些路上撿的的樹枝,把葫蘆裡的水倒進一個瓦罐裡,燒的滾開後,衝了兩個雞蛋水,給嬰孩兒吧唧吧唧的吃下了。

吃飽了,不哭了,楚河重新上路。

晚上夕陽紅的時候,楚河到了亂葬崗。

那時候雖然窮,但是地方不小,尤其是這種荒草甸子。

每個收屍人都有自己的亂葬崗。

楚河不會看風水,他選的這個地點唯一的好處就是僻靜,雖然比別的收屍人多走一段路程。

其實像這種郊區的屍體,也沒有必要揹回城區。

但是楚河多了一個心眼。

五羊村那地方,屬於兩城交界,本來世道不平,出了事官府只會互相推諉,治安差的出奇。

這年輕的女屍,身上穿的還是值錢的蜀錦,難免被那心術不正的盜屍之人惦記。

楚河干脆把這具屍體揹回汴梁城。

……這一片亂葬崗有二十幾個墳包,裡面葬的是形形色色的人。

有被人砍斷手腳的翻跟頭;有從秋斬刑場送過來的斷頭客;有被野獸吃剩一半的流浪者;還有打架鬥毆的潑皮無賴……楚河給女屍選了個單獨的地方。

楚河的想法就是,死人也不願意和那些人做鄰居,那得多煩啊。

好人跟好人一起,壞人跟壞人一起,讓他們自己鬧去唄。

按照收屍人的程式步驟。

先挖了一個稍稍深些的土坑。

棺槨沒有,草蓆都沒有。

但是楚河頭一次葬女屍,難免有些偏愛,這也是人之常情。

楚河折了些柳枝,鋪在坑底。

把女屍從身上卸下來,抱在坑裡,摘掉蒙面,又正了一邊妝容。

而且十分貼心的採了幾朵黃、白色的小野菊花,放在女屍的鬢角旁。

“嘖嘖,真是可惜,這麼漂亮的姑娘,若是不死,給俺做老婆……”楚河看著看著就失神了。

彷彿神遊天外,身不由己,腦海中一片恍惚,眼前的世界突然變得黑暗。

此時那張鋪天蓋地的黃紙又出現了。

依舊是三個梅花古篆的大字:【收屍簿】。

大字下面的小字像是螞蟻一般爬動,只有前進,沒有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