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放點水的話,就是這題的答案大致可以猜到。

就是整個證明步驟,需要相當強大的數學功底。

依照陸遠原先的水平,自然是遠遠不夠。

他的數學原本底子很一般,省賽更多的是憑藉硬思路實力硬解題。

並且靠著他的天賦,極快的做題思路和超強的計算強度,不然省賽也拿不到滿分。

如今到了國賽,還主要是考察思路為主。

省隊的兩次集訓,還有教練組找的一些針對性的試題,也讓他自已的基礎彌補了很大一塊。

現在這種題解起來對他來說是遊刃有餘。

兩題解完已經20分鐘,畢竟分類討論包括卷面上花點功夫也要時間。

總算是來到這最後一題的壓軸,也是大家最能區分水平的一題。

整場考試六道試題,能做對三題,起碼能保證有個銅牌,若是運氣好些,甚至能混個銀牌。

完整解出四題,不出意外的話保底銀牌,運氣好掛車尾拿個金牌。

而第五題和第六題,算是一個難度的區分。

金牌包括國家進隊的苗子,實質上是在這兩題裡區分的水平。

第六題難度極大,同樣出題的也極為漂亮。

集代數、組合、幾何,數論四大板塊於一身的問題。

唯一比較客氣的一點,就是試題本身是分了幾個小問層層遞進的。

算是出題人給大家了一個原本的解題思路,沒有上來就問最後一個小問的答案。

要真是這麼出題,估計能解題的人,參賽的五百多位學生,不超過三人。

當然哪怕是如今提醒了後,估計能解出來的也不超過十人。

只不過在陸遠思索之後,對於這個大題引導的思路外,反而有個新思路在他腦中形成。

簡單將兩種思路在腦中一過,如果只是為了最後一小問的話,是他的思路尤其簡便,很快能夠得解。

但畢竟試題本身是分開了幾個小問。

陸遠依舊老老實實按常規思路,解了前邊的幾個小問。

只有在最後一個難度問上,從頭到尾又用他的思路得解。

這次從他解題完成,到完全檢查完,要比昨天考試用時長很多。

已經接近45分鐘,而對於其他考生而言,絕大部分都還卡在今天的第一題。

並且在不少同學花了接近兩個小時解完第一題後,後邊的兩道難度題就開始束手無策。

這也是陸遠在交卷時,發現許多同學相互苦笑著東張西望的原因。

甚至在他提前交卷後,有不少同學空著最後兩題,跟著提前交卷。

直到從考場走出的這一刻,陸遠整個人感覺到一陣放鬆。

六道試題全部解出了答案,不出意外的話,金牌是絕對穩了!

明天他還有一天的自由交流以及參加學術報告的日子。

其實就是聽報告,留給老師改卷的時間。

直到冬令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後天,完全宣佈競賽成績,包括被選為國家集訓隊的名單。

陸遠如今就剩下對於後天的期待,也就是成績宣佈的那一刻,真正獲得他保送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