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恩衣的同桌,和無數少數民簇一樣,他高興就說沈恩衣聽得懂的方言,他不開心了就講苗語。
沈恩衣的這位可愛的同桌是格多的,她把它暗地裡分為格多苗,相處了一段時間,轉學來的同學回家在路上碰見,都忍不住用苗語罵一句。
這語言嘰哩呱啦的,量你一個鄰村人一句也聽不懂。
有時別人鑽牛角尖,問你:“別人說苗話你們這些客家仔聽不聽得倒?”
更鑽牛角尖的人就會應:“聽是聽得到,只要你耳朵正常,就聽得到,聽是聽得倒,懂不懂卻是另一回事!”
這是鑽牛角尖的人,你若問他:“你吃飯沒?”
他會說:“昨天的吃了,今天的還沒吃!”
或者說:“早上吃了,下午沒吃.”
你問他做飯沒:“他說飯做了,菜還沒做.”
關於方言,可惜了,沈恩衣還不會用一連串句子罵人,後來鑽牛角尖的人也去學了說給她們聽,他說:“人不罵我,我不罵人,人若罵我,我就還口.”
什麼“蟲算砸你媽!”
“蒼蠅叮你媽!”
“老鼠咬你媽……”沈恩衣她們聽了直笑,說:“你罵人就罵人,幹嘛老和別人的媽過不去?”
他說:“有那樣的媽才有那樣的仔,我只好先罵他媽!”
關於語言不通帶來的溝通障礙還鬧出這樣一個笑話。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女生轉學到這個叫格多的學校,像沈恩衣她們這樣與當地人言語不通,老師又愛把男生和女生分一桌的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人家上課打小動作。
男生知道女生不懂方言,就經常戲弄,在她面前說一些抵毀女生的話。
但那男生很會搞,他就算罵人也都是笑面佛一個。
他用方言罵女生,女生聽不懂,見他笑她也跟著他笑。
別人一看,這女孩真傻子,也跟著樂。
時間久了,女生也知道什麼回事,於是,她就去找會講苗語的同學教她學三個字--“我恨你!”
但教的女生卻教她--“我愛你!”
這下好了,男生一說話,女生就說那三個字。
後來,他們倆好上了,那三個字呢,也歡歡喜喜的用了一生一世。
沈恩衣聽了直咋舌,這故事也太狗血了。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一波更比一波強。
自從有了三八線,沈恩衣的學習就刻苦多了,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說:“沈恩衣,你要努力,要爭氣,千萬別給你的三八同桌看扁了!”
沈恩衣的同桌姓林,叫林林森,有時候沈恩衣無聊,她就支著頭看他,她見林林森眉清目秀,居然還是個紮實耐看的帥哥。
沈恩衣想,在這裡沒學東西也感覺賺了。
她覺得以她同桌林林森的長相,只要他人好,說不定日久生情,她也有可能會喜歡上他。
老師說請同學讀課文,沈恩衣說:“我來!”
老師說讓同學回答問題,沈恩衣說:“我來!”
老師說選班幹部,沈恩衣說:“我來!”
她來得又勤又快!簡直嚇壞了林林森的小心臟。
許多年後,沈恩衣在網上看到一張灰濛濛的相片,卡通版的,上面附著這樣一句話――在最沒有能力的年紀。
碰見了,最想照顧一生的姑娘。
她笑,如果在當時,她沈恩衣也有這句話的際遇,說不定她也會很幸福!這一生,她就只為了尋找並且得到一個真心相愛的人,她用盡渾身力氣花盡所有的時間找丫,找丫,在愛情的世界迷路,睡著,連做夢也成了惡耗連連的將就!還有一張黑板的黑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