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打聽了一下,原來這家幼兒園所在的古樸四合院和滿牆的書籍都是捐贈的,宅子古色古香,書冊有豎版繁體字以及各種外文原版讀物,不過不太適合幼兒看,就當成了裝飾牆,提升文化氣質,展示一下幼兒園悠久的文化歷史底蘊。

“好多書,想來。”林夢溪滿懷期待。

“行啊。不過如果書看完了,你還來麼?”

林夢溪歪著腦袋想了想回答:“不來。”

林若妍很希望這裡的藏書能支撐到兒子讀到上小學的法定年齡。

於是名單上的其他幼兒園都不用看了,林若妍當即與該幼兒園的負責人談了入園的各種手續問題。比如戶口,她已經有X城區的四合院,落戶很容易。那麼條子呢?親哥那邊有關係能幫忙搞到,不過肯定要花錢。公立園每月的正式學費很低廉,像這樣插班的卻需要5到10萬的所謂贊助費。

只要交錢的事,林若妍都毫不遲疑就辦理了。可惜全都算下來,也不過才只能花出去二十萬。她平均每天要花三百多萬呢!

比原定計劃早,一上午就定下了幼兒園,因此中午林若妍就帶著兒子回家吃了午飯。兒子略有一些暈車,午飯後就睡午覺了。

林若妍想著晚上還要接待魚世伯,她也趕緊睡個午覺養精蓄銳。

公司註冊有王魁給跑腿,四合院和辦公室的裝修交託給了專業設計團隊,就連公司的構架完善都有秦助理去做。她完全不用操心,吃了午飯躺在自家床上一時想不起還有啥事必須馬上做,於是安心睡覺,再起來的時候太陽都下山了。

這樣吃飽了睡睡醒了又趕去吃晚飯的豪門千金生活,實在太幸福了。

書中劇情,林家這位世伯名叫魚有餘,在京市政壇有一定影響力,後來退居二線回到了老家低調養老,不過每年也會來京市走親訪友。魚家的一些子侄輩基本都在京市及周邊地區發展。

林如許幼時擅長下圍棋,魚有餘也有這個愛好,兩人除了世交的關係外,還有棋友這樣一層親密友誼。

以至於每年魚有餘的京市之旅肯定會安排與林如許見一面下幾盤棋。林如許以往有時間肯定是親自來接,這次他是出國談生意,第一時間很難趕回來,才叮囑妹妹去接。

原本林如許是想讓李一琪去,畢竟魚伯伯也認識他這個妹妹。可惜李一琪並不喜歡圍棋,也只能是禮儀性地接待,她特別說過被魚伯伯強行教圍棋的陰影很大,能不見就還是不要見了。

林若妍卻不怕這個,下棋而已,當魚有餘發現她根本不是那塊料,榆木疙瘩一塊怎麼都教不會的時候,就不會再投入熱情了。對此她還是很有信心的。

沒想到臨出門的時候,兒子突然出現了。他眨巴著大眼睛,小心試探問:“媽媽,去見魚爺爺?”

林若妍好奇道:“是啊,你怎麼知道的?”

“舅舅說魚爺爺下棋厲害。”林夢溪眼睛裡滿滿都是希望之色。

林若妍想起來了,原書情節有一筆帶過,林夢溪剛回家那幾天一句話都不說,林如許為了與他交流嘗試了好多辦法,除了喊他去看書,還教他玩圍棋。後來兒子還是不怎麼說話,不過玩圍棋這件事的啟蒙已經完成。

大概可能是林如許下圍棋的時候介紹過那位魚有餘?據說那位的水平已經到達職業七段以上,林如許卻是在十歲左右考了業餘五段後,因為學業繁忙最終放棄了更進一步。不過多年與魚有餘切磋,林如許的實際水平肯定也超過了業餘五段。

反正就是都很厲害。既然兒子想去看看那位下圍棋很厲害的魚爺爺,那她當然要滿足。到時候魚有餘教人下棋的毛病犯了,也能讓兒子上去頂著。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於是她將兒子打扮的漂漂亮亮,一起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