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含義: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一種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進而引起心臟血流不足、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的疾病。

發生的因素:

冠心病的發生因素可以分為不可控和可控兩大類。

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家族史。隨著年齡增長,冠心病的風險增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也較高。

可控因素包括:吸菸、酗酒、不良飲食習慣(如高脂、高鹽飲食)、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主要原因影響作用:

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是一種慢性炎症反應,導致動脈壁上形成斑塊,這些斑塊主要由脂肪、膽固醇、鈣和纖維組織組成。隨著斑塊的增大,血管腔逐漸狹窄,血流減少,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如果斑塊破裂,可能會形成血栓,進一步阻塞血管,導致心肌梗死。

典型症狀:

冠心病的典型症狀包括胸痛或胸悶,通常發生在胸部中央或左側,可以向肩部、手臂、頸部、下頜或上腹部放射。這種疼痛通常在體力活動後出現,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後可以緩解。其他症狀可能包括呼吸困難、心悸、出汗、噁心、嘔吐或極度疲勞。在某些情況下,冠心病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出現嚴重症狀,如劇烈胸痛、出汗、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甚至意識喪失。

家庭防治冠心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生活方式的調整:

- 適度鍛鍊:每週至少進行三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運動時間不少於20分鐘。

- 飲食調整:採取低鹽、低脂肪、高纖維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減少油膩食品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 控制體重:保持BMI(體質指數)在18.5至24.9之間。

- 戒菸限酒:菸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學物質可損傷心血管系統,酒精過量也會增加心臟負擔。

2. 管理血壓:

- 定期監測血壓,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 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3. 控制血糖:

- 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

4. 血脂管理:

- 定期檢查血脂,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脂藥物。

5. 心理平衡:

-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長期的精神壓力和情緒波動。

6. 及時就醫:

- 出現胸痛、胸悶、氣促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這些可能是冠心病的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訊號。

7. 學習急救知識:

- 瞭解心肺復甦(CPR)的基本技能,家中如有心臟疾病患者,可配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和裝置。

8. 遵醫囑用藥:

- 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如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硝酸酯類藥物和 statins(他汀類降脂藥)等,要嚴格遵守醫囑,不得隨意停藥或更改劑量。

9. 定期複查:

- 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心臟功能、血壓、血糖、血脂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10. 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 保證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應在7-9小時之間。

- 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的精神緊張。

11. 社會支援:

- 家庭和社會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