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食療的分類可以根據其目的和作用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保健類藥膳:這類藥膳旨在維護身體健康和增強體質,適用於不同體質的人群。例如,針對肥胖者設計的減肥藥膳,針對消瘦者設計的增肥藥膳,以及針對美容需求設計的烏髮藥膳等。

2. 預防類藥膳: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選擇具有相應預防作用的藥膳。如春季可以用一些能夠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的藥膳;夏季可以食用抗腹瀉的藥膳,如馬齒莧粥;綠豆湯可以清熱防暑;秋季可以用百合、貝母、杏仁等來滋陰潤肺;冬季則可以採用當歸、黃芪、羊肉等藥膳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 康復類藥膳:大病之後,身體虛弱,可以採用一些藥膳來恢復體力。例如,參芪類配方可以幫助恢復體力;對於氣血兩虛的患者,可以使用豬肚紅棗羹或玫瑰花烤羊心等藥膳;陽虛者可以選擇當歸燉羊肉、良姜燉雞肉等;陰虛者則可以選擇沙參玉竹粥等滋陰之品。

4. 治療類藥膳:這類藥膳針對特定的疾病,透過辨證施膳,達到改善或治療疾病的效果。例如,營養不良可以使用茯苓鯉魚羹來補充蛋白質;肺經虛寒咳嗽可以選擇川貝杏仁豆腐;熱結便秘可以使用黃芩膏茶;這些藥膳可以透過食物的性味歸經理論來輔助治療疾病。

在使用食療藥膳時,還應該注意個人體質的差異,以及食療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原則,不能完全替代藥物治療。同時,藥膳的製作方法多樣,包括燉、燜、煨、蒸、煮、熬、炒、熘、滷、燒、炸等,透過不同的烹飪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藥膳的功效。

藥膳的食品形態分類可以根據製作方法和食材的狀態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湯類藥膳:湯類藥膳是以水或其他液體為溶劑,將藥材與食材一起燉煮而成的。湯類藥膳易於吸收,口感鮮美,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如排骨湯、雞湯、魚湯等,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需求新增不同的藥材和食材。

2. 粥類藥膳:粥類藥膳是將藥材與食材一起煮成粥狀,口感柔軟,容易消化吸收。粥類藥膳適合老人、孩子和脾胃虛弱的人群。如枸杞粥、紅棗粥、杏仁粥等。

3. 糕點類藥膳:糕點類藥膳是將藥材與食材混合製作成糕點狀,口感香甜,適合作為零食或點心食用。如茯苓膏、八寶飯、杏仁豆腐等。

4. 菜餚類藥膳:菜餚類藥膳是將藥材與食材一起炒、燒、燉等烹飪成菜餚,口感豐富多樣。菜餚類藥膳適合作為正餐食用。如藥膳燉雞、紅燒藥膳魚、藥膳燉肉等。

5. 茶飲類藥膳:茶飲類藥膳是將藥材與食材製作成茶飲,便於攜帶和飲用。如枸杞菊花茶、紅棗桂圓茶、陳皮普洱茶等。

6. 果品類藥膳:果品類藥膳是將藥材與水果或堅果製作成各種美味的果品,口感鮮美,適合作為零食食用。如川貝燉雪梨、紅棗銀耳湯、核桃仁杏仁露等。

透過了解藥膳的食品形態分類,我們可以根據自已的口味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藥膳,更好地發揮食療的作用。同時,藥膳的搭配和製作方法也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季節變化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藥膳按製作方法分類,可以將它們分為多種不同的烹飪技術,每種技術都有其特定的烹飪過程和適用範圍。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藥膳製作方法分類:

1. 燉類:這種方法涉及將藥物和食物一起加水燉煮,通常使用武火煮沸後轉文火慢燉至食材爛熟。

2. 燜類:與燉類似,燜類藥膳也是將藥物和食物一起烹飪,但特點是使用文火和密封的條件,使食材的味道和香氣充分融合。

3. 煨類:煨製藥膳通常是將藥物和食物置於文火中,或者利用餘熱的柴草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