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糖尿病 (第1/12頁)
百病叢生:食療養生 愛吃章魚小丸子的一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它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其作用受損引起的,導致身體不能有效地利用或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糖尿病的型別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型別以及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由於自體免疫系統破壞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而2型糖尿病則通常與胰島素抵抗、β細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種因素有關。
糖尿病的症狀可能包括口渴、頻繁排尿、體重下降、疲勞、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等。1型糖尿病的症狀通常出現得較快且較為嚴重,而2型糖尿病的症狀可能較輕微或在早期甚至沒有症狀。
糖尿病的診斷通常基於血糖水平的測量,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或透過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來確定。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於正常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發展成為2型糖尿病。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導致多種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在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規律的身體活動、保持正常體重和避免使用菸草。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透過飲食、身體活動、藥物治療以及定期篩查和治療併發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並避免或延緩其後果。
下面詳細展開:
糖尿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糖尿病病因:
1. 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尤其是直系親屬,那麼個體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2. 環境因素:包括年齡增長、現代生活方式、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子宮內環境以及應激、化學毒物等。這些因素會影響身體的胰島素抵抗性和β細胞功能。
3. 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中常見的情況,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4. 胰島素分泌不足: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胰島β細胞被破壞,從而胰島素分泌不足。
5.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間由於激素變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升高,通常在分娩後血糖水平會恢復正常。
6. 肥胖:特別是中心性肥胖,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7.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風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可能透過激發自身免疫反應損傷胰島組織,導致1型糖尿病的發生。
8. 自身免疫異常:在1型糖尿病中,自身免疫異常導致胰島β細胞受損,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9. 特殊型別糖尿病:由其他特定病因引起的糖尿病,如遺傳性缺陷、內分泌疾病、藥物或化學品引起的高血糖狀態等。
瞭解這些病因有助於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維持健康的體重、規律的身體活動和健康飲食,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同時,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瞭解病因有助於更好地管理病情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症狀通常被稱為“三多一少”,即:
1. 多尿:由於血糖增高,尿液中的葡萄糖增多,超出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導致尿量增多,患者每天的尿量可達2~3升以上,甚至10升 。
2. 多飲:多尿導致機體水分丟失增多,刺激口渴中樞,增加水的攝入,患者排尿越多,口渴多飲越明顯 。
3. 多食:由於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利用障礙,血中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內代謝產生能量,導致食慾亢進,表現為飯量增加 。
4. 體重下降(消瘦):儘管患者食慾增加,但由於血糖不能被利用,身體轉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質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