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問得杭司面生尷尬。
她的手似乎無處安放,就輕輕攥著水杯,順勢看了陸南深一眼。見他目光灼灼,她這一眼也沒抗住太長時間,很快就轉移了目光。
語氣似不經意的,“我怎麼躲了?要是躲的話我還能來?”
陸南深沒容她四兩撥千斤,“是,你沒明著躲,你在心裡躲。”
杭司舔舔唇,又戰略性地喝了口水,“瞎說呢。”
“那好。”陸南深對她的強調似有妥協,不再糾結躲不躲的問題,“回樂團,沒我允許不能隨意離開,想去哪就跟我說。”
杭司低垂著臉,抿著唇不說話。
自打方笙遇險後,這三年來他們三人的相處陷入了一種既怪誕又自然的狀態中,他們平時很少聯絡,像是今天這種聚會少之又少,可但凡誰有重要的事,其他兩人都一定在的。
像是年柏霄每一場的賽事,陸南深自然不用說,勢必是要為年柏霄保駕護航,而杭司呢,她每次都默默地來,來了也從不坐嘉賓席上,就混在觀眾群裡,卻是比任何人都在關注年柏霄的安危。
杭司從沒掩飾自己關心年柏霄的真正原因,她說話坦然,“看著你,我好像看見了方笙,所以你不能再出事了。”
氣氛稍顯凝重。
年柏霄也暗自怪自己挑了這個話題,他清清嗓子,決定圓一下話,“我覺得在每次重大演出上她也沒耽誤事,這樣就行了。”
他更想跟陸南深說,你也不用這麼強迫她。
也不知怎的,看著現在的陸南深,年柏霄總有些恍惚。陸南深現在愈發會展現出強勢的一面,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樂團步入正軌有關。
兩年前,D樂團重新面世。
不但整個樂團回來了,還帶回來了魂頌曲。闊別多年的曲調一經演奏,圈內外的人都為之震驚。
重現後的魂頌曲照比過往更渾厚、大氣磅礴,又透著無窮盡的來自天地的悲憫、蒼涼。
再加上魂頌曲本身就太過曲折和戲劇,有關D樂團的話題瞬間引爆全球,一時間媒體紛紛跟風。
當然,最引人關注的是小提琴首席的人選上。
當時媒體記者在報道中形容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查不到絲毫履歷的小姑娘。
可在首場演出告捷後,媒體們的口風都變了:沒想到小姑娘年紀輕輕,竟能在D樂團的一眾高手中表現得十分沉穩,自帶光環。
眾口紛紛說,別看她年輕,能被選中進到D樂團還能成為首席,那本事可不一般。
究竟什麼背景能讓這麼年輕的姑娘在D樂團佔據重要位置?
好奇的觀眾甚至媒體記者們都在查,資訊少之又少。
眾人殊不知,在杭司登臺之前,有關她的過往都被陸南深有意抹去,只留下不痛不癢的資訊。
但記者們的眼睛也是毒的。
D樂團籌備了將近半年時間,大多數時間都在集中排練。
有排練的畫面流出來。
作為樂團的指揮兼負責人陸南深,在排練中極其嚴苛。而表現出極其強悍的聽覺能力也叫人震撼。
排練中不少人被cue到,不是錯了一個音就是晚入或早進,節奏不對,但在外人聽來都是無懈可擊的,在他的耳朵裡竟能聽清楚每個樂器在演奏過程中的問題。
極小的問題,一旦被陸南深耳朵捕捉到,那都是不得了的大問題。
是D樂團樂手重組後正式見面的首次排練畫面,之前因為梅棠村和方笙的事,樂團重組的事一度擱淺,所以初次排練問題多也正常。
樂團裡還有老人在,陸南深這邊一嚴苛,那些個老人都快流淚了。表示說這種感覺久違了,以前總害怕陸南深皺眉,現在他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