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風雲:妖魅與忠臣的較量

在朝歌的皇宮深處,紂王坐在龍椅上,手中緊握著杜元銑的奏章,面色凝重。他一字一句地讀著,心中不禁泛起波瀾。這奏章上所言之事,關乎國家安危,更關乎他個人的命運。

“言之甚善。”紂王喃喃自語,他的思緒回到了前日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時,雲中子進獻木劍,聲稱能除妖安民,卻被他一時貪戀美色,火焚木劍,險些讓蘇美人喪命。如今,杜元銑再次提及妖魅之事,難道這朝歌之中,真的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紂王回首望向身邊的妲已,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問道:“妲已,杜元銑上書,又提妖魅相侵,此言果是何故?”

妲已走上前來,跪在紂王面前,聲音嬌媚而堅定:“陛下,前日雲中子不過是個方上術士,假捏妖言,蔽惑聖聰,搖亂萬民。他那是妖言亂國。如今杜元銑又以此為題,不過是朋黨惑眾,駕言生事罷了。百姓愚昧,一聽這些妖言,便會自亂陣腳,導致國家動盪不安。因此,凡是妖言惑眾者,都應殺無赦!”

妲已的話如同一把鋒利的劍,直指杜元銑的奏章。紂王心中不禁一驚,他看向妲已,只見她眼中閃爍著堅定而冷酷的光芒,彷彿她已經預知了未來的命運。

紂王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美人言之極當。傳朕旨意,把杜元銑梟首示眾,以戒妖言!”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商容作為首相,此時不得不站出來為杜元銑求情。他走上前來,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說道:“陛下,此事不可。杜元銑乃是三世老臣,素秉忠良,真心為國。他瀝血披肝,無非是為了報效朝廷、報答陛下之恩。他的一片苦心,不過是出於無奈。況且,他身為司天臺官,有責任驗照吉凶。若他明知有妖而不奏報,恐怕會遭到百官的非議。如今他直言不諱,陛下卻反而要賜他死罪。杜元銑雖死不辭,但只怕四百文武之中,各有不平。他無辜受戮,望陛下原其忠心,憐而赦之。”

紂王聽後,眉頭緊鎖。他知道商容所言不無道理,但妲已的話也讓他心中不安。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國家安危,一邊是美人之言。

就在紂王猶豫不決之時,妲已再次開口:“陛下,若不斬杜元銑,那些誣言便會如同洪水猛獸般氾濫成災。到時候百姓遑遑不安,國家將永無寧日。為了朝歌的安寧和百姓的福祉,陛下必須當機立斷!”

妲已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紂王的心頭。他知道自已必須做出選擇。但在這關鍵的時刻,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和掙扎。

就在這時,大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匆匆趕來,氣喘吁吁地稟報:“陛下!大事不好了!宮外百姓聽聞杜元銑被賜死之事,紛紛聚集在宮門外抗議。他們高呼冤枉,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這突如其來的訊息讓紂王更加震驚。他沒想到杜元銑的死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他意識到自已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繼續堅持賜死杜元銑,那麼必將引發更大的民變;但如果收回成命,又該如何向妲已解釋?

紂王的心中充滿了掙扎和不安。他看向妲已和商容,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啟示。但妲已和商容都沉默不語,彷彿在等待他的決定。

在這緊張而懸疑的氛圍中,紂王終於做出了決定。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傳朕旨意,收回對杜元銑的賜死之令。同時,命人加強宮門守衛,防止百姓衝擊皇宮。另外,朕會親自調查此事,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氣氛頓時緩和了許多。妲已雖然心中不滿,但也不敢多言。商容則鬆了一口氣,他知道他成功地為杜元銑爭取到了一線生機。

然而,宮外的百姓並未因此散去,他們的聲音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