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沉迷酒色,文武百官憂心如焚

終南山煉氣士雲中子雖已啟程前往朝歌除妖,但朝歌城內的局勢卻愈發緊張。紂王,這位曾經英明神武的君王,如今卻沉溺於酒色之中,無法自拔。他整日與妲已纏綿悱惻,早已忘記了作為一國之君的責任與擔當。

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綱混亂,文武百官也是憂心忡忡。上大夫梅柏,身為朝中重臣,看到這一幕,心中焦急萬分。他深知,如果再這樣下去,朝歌城必將大亂,國家也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梅柏找到了首相商容和亞相比干,三人圍坐在密室之中,商討對策。梅柏沉聲說道:“天子荒淫,不理朝政,本積如山,此乃大亂之兆。我等身為朝中大臣,有責任勸諫君王,以保國家社稷。”

商容點了點頭,沉聲道:“大夫之言有理。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共同勸諫君王,讓他迷途知返。”

比干也附和道:“不錯,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否則,國家危矣。”

三人商議已定,決定鳴鐘擊鼓,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勸諫紂王。他們來到大殿前,傳令執殿官鳴鐘鼓。鐘聲響起,迴盪在朝歌城的上空,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紂王正在摘星樓中與妲已宴樂,聽到鐘聲響起,心中不悅。他皺了皺眉,對妲已說道:“美人暫且安頓,待朕出殿就回。”

妲已心中雖有不快,但也不敢違抗君命,只得俯伏送駕。紂王坐上輦車,來到大殿之上。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時,見紂王到來,紛紛上前朝賀。

紂王掃了一眼眾人,見二丞相和八大夫都抱著厚厚的奏章上殿,心中不禁有些厭煩。他連日來被酒色所迷,早已無心處理政務,如今見奏章堆積如山,更是心生退意。

然而,商容和梅柏二人卻不肯放過這個機會。他們走上前來,俯伏在地,奏道:“陛下,天下諸侯本章候命,您卻旬月不臨大殿,日坐深宮,全不把朝綱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聖聰者。臣等懇請陛下以國事為重,無得仍前高坐深宮,廢弛國事,大拂臣民之望。”

紂王聽了這話,心中雖然有些不悅,但表面上還是故作鎮定。他淡淡地說道:“朕聞四海安康,萬民樂業。只有北海逆命而已,朕已令太師聞仲前去剿除奸黨。此不過疥癬之疾,何足掛慮?”

商容聞言,心中一急,連忙說道:“陛下此言差矣!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所能為。如今朝政荒廢,百姓疾苦,陛下豈能坐視不理?況且,聞太師雖勇,但北海之事非一日之功可成。陛下若再如此荒廢朝政,恐怕國家將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紂王聽了這話,心中雖然有些動搖,但仍舊固執已見。他揮了揮手,說道:“朕自有主張。朝廷百事,俱有首相與朕代勞。朕即便臨軒,也不過是垂拱而治而已。諸位愛卿不必多言。”

梅柏見狀,知道紂王已經聽不進勸告了。他心中焦急萬分,但又無可奈何。他只能默默地退到一旁,與其他文武百官一起,眼睜睜地看著紂王退朝而去。

大殿之上,一片寂靜。文武百官們面面相覷,心中都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他們知道,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朝歌城必將大亂。然而,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就在此時,一道身影從大殿之外走了進來。眾人抬頭一看,只見是鎮國武成王黃飛虎。他手中也抱著一本厚厚的奏章,走到紂王面前跪下奏道:“陛下,臣有要事相奏。”

紂王見是黃飛虎,心中稍感欣慰。他知道黃飛虎是朝中的忠臣良將,對他的奏章也頗為重視。於是,他揮了揮手,示意黃飛虎上前奏報。

黃飛虎上前一步,沉聲說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亂,百姓疾苦。臣請陛下速速整頓朝政,安撫民心。同時,臣也懇請陛下允許臣率軍出征北海,剿除逆賊,以保國家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