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隱士的決斷

紂王聽罷雲中子的一番話,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敬意。這位來自終南山的道人,不僅道法高深,更有著一顆出世之心,淡泊名利,只求心中清明。他感嘆道:“朕聞先生之言,真乃清靜之客。先生不僅助我朝歌除去妖邪,更以高潔之志,點醒了我這凡塵俗子。”

紂王心中感激,便命隨侍官取來金銀各一盤,欲贈予雲中子,以作前路盤費。隨侍官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捧來了兩盤金銀,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然而,雲中子卻輕輕一笑,擺手拒絕道:“陛下之恩賜,貧道實無用處。貧道一生逍遙自在,不受俗物所累。金銀雖好,卻非我所求。”

說罷,雲中子便吟出一首詩來,詩曰:

“隨緣隨分出塵林,似水如雲一片心。

兩卷道經三尺劍,一條藜杖五絃琴。

囊中有藥逢人度,腹內新詩遇客吟。

丹粒能延千載壽,慢夸人世有黃金。”

詩中之意,盡顯雲中子超脫塵世、自在逍遙之志。他身懷道法,手持三尺青鋒,以琴為伴,以藥濟世,卻對俗世的金銀財富嗤之以鼻。他追求的,是心中的自由與清明,是長生不老的仙道。

紂王聽後,更是對雲中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深知,這位道人乃是真正的世外高人,非尋常人所能及。他心中暗自下定決心,日後定要虛心向學,以求能得雲中子一二真傳。

雲中子吟罷詩後,便向紂王稽首一禮,轉身離去。他的大袖飄風,彷彿帶著一股仙氣,漸行漸遠。紂王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敬仰與不捨。他知道,這位高人一旦離去,便再難相見。

而此時,兩邊的八大夫正欲上前奏事,卻被這突如其來的道人打斷了節奏。他們面面相覷,心中不禁生出些許不滿。但轉念一想,這位道人乃是紂王親自召見的高人,又怎能輕易得罪?於是,他們只得壓下心中的不滿,靜靜地等待著。

紂王與雲中子談講多時,已是疲憊不堪。他袖展龍袍,駕起還宮,令百官暫退。百官們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見紂王如此決定,也只得無奈退朝。

回到宮中,紂王獨自一人坐在龍椅上,心中久久難以平靜。他回想著與雲中子的對話,心中充滿了感慨。他意識到,自已雖然貴為帝王,卻從未真正體驗過真正的自由與快樂。而云中子那種超脫塵世、自在逍遙的生活態度,卻讓他羨慕不已。

紂王決定,日後定要虛心向學,追求心中的自由與清明。他要將朝歌治理得井井有條,讓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他也要學習雲中子的道法,以求能得長生不老之術。

而云中子呢?他離開了朝歌城,繼續他的雲遊生涯。他走過山川河流,見過世間百態。他用自已的道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響,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世外高人。

然而,雲中子並未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始終保持著一顆清靜之心,追求著心中的自由與快樂。他知道,自已所追求的,並非名利與地位,而是那份超脫塵世、自在逍遙的感覺。

就這樣,雲中子繼續著他的雲遊生涯,而紂王也在他的影響下,逐漸變得英明起來。朝歌城在他的治理下,變得繁榮昌盛、國泰民安。而云中子的名字,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