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府深處,陳文彥耳中捕捉到嫂子丁幼微在靜謐的臥室中傳來的驚喜之聲:“是小郎嗎?啊,請稍等片刻。” 這聲音宛如清風拂過琴絃,寧靜中帶有絲絲驚喜。

雨燕匆匆而至,輕聲在陳文彥耳畔道:“娘子剛剛嚐了一口豆粥,卻全都吐了出來。兩位小郎君請稍等片刻,娘子素愛潔淨,不願讓人見到她此刻的模樣。” 她的聲音如同夜鶯低吟,既神秘又貼心。

陳文彥心中湧起一陣難以言說的情感,他點點頭,聲音堅定地說:“嫂子,我和春秋先到書房等候,你無需著急。” 這聲音像溪水在岩石上激盪,溫柔而又堅毅。

雨燕微微欠身,輕聲說:“小婢要去為娘子準備熱水,無法繼續侍候兩位小郎君了。” 她的身影如風中柳絲,柔美而又輕盈。

丁春參見狀,也輕聲道:“你自去便是,我和子軒在書房交談即可。”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少年特有的沉穩與自信。

兩人步入書房,一股墨香撲面而來。書案上,筆墨紙硯擺放得井井有條,陳文彥臨摹的衛桓《四體書勢》映入眼簾,那筆觸宛如龍騰虎躍,展現出極高的書法造詣。在案頭的一旁,丁幼微用《曹全碑》隸書抄錄的一首樂府詩吸引了丁春參的注意——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丁春參讀著這首詩,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他低聲對陳文彥說:“三姐平時深居簡出,與族中女眷也少有往來,所以我竟不知她病了。這兩個婢女阿秀和雨燕,竟也未及時向我父親稟報。”

陳文彥心中明白,這少往來的背後,恐怕是丁氏族人對嫂子丁幼微的偏見和責難。他淡淡道:“嫂子的胃痛之疾,想來已非一日兩日。不過,今日我們不談這些,只說些易郡求學之事吧。”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股堅韌和冷靜,彷彿在提醒丁春參,此刻應專注於未來,而非過去的紛擾。

丁春參雖然年少,但也是個識大體計程車族子弟。他點點頭,與陳文彥一同沉浸在求學的話題中。兩人交談甚歡,彷彿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不久,丁幼微步入書房。她身著素裙,潔淨如雪,雖然消瘦了一些,但依然掩蓋不住她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她隔著書案與陳文彥、丁春參對坐,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我知道,小郎是來參加天官帝君的誕辰慶典的,沒想到竟能在此遇到春秋。我已讓阿秀去吩咐廚房準備些茶點,我們邊聊邊吃。” 她的聲音如同山間清泉,溫柔而又不失威嚴。

在這個寧靜而莊重的書房裡,三人圍坐一堂,享受著難得的團聚時光。創意改寫:

陳文彥走進屋內,目光在嫂子丁幼微的臉上流轉,試圖透過她表面的清麗探尋到她內心的隱秘。他輕笑一聲,像是打破沉默的石子:“嫂子,今日備了份特別的午餐,因為我知道小郎的胃口可是與常人不同哦。”他邊說著,邊瞥了一眼窗外那盆盛開的薔薇,似乎在尋找某種靈感。

丁幼微先是一愣,隨後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容,但很快這笑容便被她內心的擔憂所替代。陳文彥注意到她的變化,便輕聲安慰道:“嫂子,我剛剛遇到了丁舍人,他已經答應了讓宗寶和潤兒來陪你幾天,我想他們會給你帶來很多歡樂。”

丁幼微聞言先是驚喜,但隨即又擔憂起來:“這…這會不會太麻煩了?我只是一點小病而已,不想讓家人擔心。”

陳文彥微微一笑,道:“嫂子放心,我已經叮囑鄧子,他們在來時會知道一切安好。這次,就讓他們給你一個驚喜吧。”

丁春參在一旁補充道:“子軒做事向來周到,嫂子就放心吧。”

丁幼微看著陳文彥,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激,她輕輕地嘆了口氣:“這胃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