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進行得很順利,疾馳集團的第二顆火箭發射成功,和第一顆一樣,在軌道正常執行,唯一不同的是方位,第一顆初始執行的方位在北方,第二顆初始執行的方位在南方,在一萬米的高空,兩顆衛星相對著不停地在軌道中飛行。

接下來的工作是把第一顆衛星發出的訊號和第二顆衛星發出的訊號相連線,形成資訊互通,使控制檯能統一發布指令。

經過研發部的努力,成功地完成兩個衛星的互通。

衛星執行一切正常,第二顆衛星的事宜也告一段落,馬斯科為航天部的同事舉辦了慶功宴,這次只是簡單地搞了一下結束了。

接下來又投入第三顆中軌訊號源衛星的研發。

2125年1月30日,疾馳集團第三顆火箭發射成功,後續的工作和前兩次差不多。

2125年3月20日,疾馳集團第四顆火箭發射成功,這是預定計劃裡中軌的最後一顆衛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顆,如果這顆和前三顆連結成功,就可以實現萬米高空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訊號互通,沒有任何死角,也是為將來發射高軌衛星做鋪墊。

蔣經理組織研發部的技術人員給第四顆火箭做連線程式,第四顆衛星要與第三顆和第一顆衛星相連線。

連結工作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完成,馬斯科每天都往研發部跑,緊張地等待著連結成功的訊息,直到蔣經理和他說連結成功,他才稍微有些放鬆。

馬斯科對蔣經理說:“咱們第一個佈局已經完成了,接下來開啟第二步”。

蔣經理說:“董事長,咱們第二步怎麼走”。

馬斯科想了想說:“高軌衛星是現在的主流,國際上發射的衛星基本都是高軌,可以這麼說,這類衛星已經爛大街了,我再想,我們是否能改變一下思路”。

蔣經理說:“現在發射高軌衛星確實挺容易的,不管從火箭的材料還是火箭的系統,對於我們來講都是現成的”。

馬斯科說:“所以,咱們還要走航天集團的老路嗎”。

蔣經理說:“這樣確實沒有意義,但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可走了,有一條路倒是可以試一試”。

馬斯科看著他說:“哪一條”。

蔣經理說:“就是和航天集團一樣,開發火星”。

馬斯科笑了笑說:“這不現實,你知道這些年航天集團投在火星上的資金是多少嗎”。

蔣經理搖搖頭。

馬斯科說:“至少150萬億 RMB,我們賣十次公司都不夠,這還沒算上人力物力呢”。

蔣經理張大嘴,驚訝地說:“他們投入這麼多啊”。

馬斯科說:“你們搞技術的對資本沒概念,航天集團投入還不是最多的,你知道美國投入多少嗎”。

蔣經理說:“投了多少”。

馬斯科說:“他們投的是航天集團的兩倍,各國都執著於火星移民計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去,可到現在連個響都沒有,我們就更別想了,先不說資金的問題,去到火星的技術就無法得到”。

蔣經理說:“那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什麼呢”。

馬斯科思考了一會說:“他們都在發射高軌衛星,我們就另闢蹊徑,搞到高軌空間站怎麼樣,在36000公里的高空建立空間站”。

蔣經理驚詫地說:“這倒是沒人做過,挑戰性很高啊,現有的空間站都是離地面一千多公里的,方便觀測地面的動向,那我們搞個這麼高的空間站目的是什麼呢”。

馬斯科說:“做實驗”?

蔣經理再次蒙圈,問道:“做什麼實驗”。

馬斯科說:“生存實驗,我想測試一下再萬米高空中,氧氣稀薄的環境下,生命能不能存活,要是能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