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炎回完資訊就把手機丟到旁邊,今晚煙抽的有點多,嗓子幹癢。實在無聊拿了聽涼啤酒喝了幾口,身為北方人,冷炎的酒量還是可以的,但除了必要的應酬外,還有好哥們偶爾聚會,他自已很少喝酒,更不會酗酒,想想妻子說的一大堆理由,真的沒法對號入座。

冷炎知道自已有些愛好確實有點那個,怎麼說呢,脫離生活,妻子說的有點裝。無非也就是燒錢,可是沒問題是也不缺錢,礙著誰了?其實他從骨子裡是自卑的,還有從小到大揮之不去的孤獨感,有些為了融入一個圈子就去做那些事,沒錯,刻意的,包括大學之後談戀愛,追求韓曉荷是有一定目的性,想從此有個伴兒,不再形單影隻,能有個人可以傾訴。

冷炎小學沒畢業,爸媽鬧離婚,媽媽拋下幼小的他,帶姐姐冷暖離開這個城市。原本活潑陽光的孩子心中自此灰暗起來,爸爸說,沒事,以後跟爸爸一起生活,爸爸能照顧好你。小冷炎聽懂爸爸的意思,以後沒有媽媽了,媽媽要姐姐不要我了,嗚……。

雖然那時候很小,但是隱約還是明白父母離婚,是媽媽的原因,感情問題。所以長大後冷炎對男女感情的事很敏感,對待異性很有距離感,也希望韓曉荷對異性疏離。他甚至不喜歡豐滿的女性,有母親的陰影,感覺豐滿與放蕩很接近。

媽媽剛離開那幾年,父親對冷炎確實很好,當然,更多是物質上的滿足,衣食無憂是肯定的,又請來了阿姨照顧,學習也有人輔導。國外的夏令營很多孩子只是聽說過,冷炎幾乎每年都去。可小孩子不是光吃飽穿暖就行的,缺少陪伴,母親不在身邊,父親忙於工作,孤單總會有的。冷炎從小自尊心很強,稍微感覺到小朋友的嫌棄就不再接觸,還要承受身邊大人的閒言碎語,父親是個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對身邊的人的震懾力等同於無,可能他也沒有精力關注這些瑣事。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朋友少冷炎就自已玩,看書,畫畫,彈琴,沒所謂喜不喜歡,能打發時間就好,時間排的滿滿的就沒有心情考慮別的事,長大後就能這招對付韓曉荷了。

事情改變發生在冷炎中學畢業後,媽媽突然回來要冷炎的撫養權,父親不同意,兩人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比離婚那次還激烈,砸壞了很多東西。在那以後,冷炎發現父親開始疏離自已,而且越來越嚴重,在那以後的十幾年直至父親去世,父親給冷炎的就只是錢了,每月定期的生活費,除此之外,沒有交流,冷炎感覺父親越來越陌生了,長大以後明白,這叫冷暴力。他也不懂自已做錯了什麼,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兩父子,變成了點頭之交。冷炎高中開始住校,剛開始他還每週回去,後來間隔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更多是自已一個人去學校附近的房子住,家裡房子多嘛。高中有段時間冷炎就開始放飛了,學會了抽菸,放假開始泡吧,喜歡機車就買一輛,也學人去飆車,認識一些人後膽子也大了,年輕人打架是免不了的,幸虧還有個德高望重的姑奶奶和負責任的班主任,不然也是個廢。

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冷炎還是鄭重的徵求了父親的建議,父親的話冷炎一輩子也忘不了,“孩子你長大了,要學會自已做決定,你喊我這麼多年爸,爸還是希望你的人生是圓滿的,但人的緣分會有盡頭,父子也一樣”聽了父親的話,當然的感覺就是,有的人還活著,可他已經死了,我覺得我也沒有爸了。特別難受,想死。

上大學以後,離開了北方老家,每年回去的次數屈指可數了,回去也是見見同學朋友,去看望姑奶奶。父親也是教育工作,我放假的時候,他剛好有時間遊山玩水,偶爾通個電話說是到哪哪去調研,我明白其實就是想躲著我,就這樣一次次錯過,漸行漸遠。

我和韓曉荷的婚禮是自已操辦的,父親準備了婚房彩禮,其實就是給了一筆錢,我們自已裝修佈置,孃家人辦了幾桌酒,然後旅行結